第十八輯:
當年的中原五白,你還記得他們嗎
時間的流速在人的主觀感情里是一個偽命題。
比方說,當你打開國漫排行榜,會發現還是《斗羅大陸》《斗破穹蒼》《吞噬星空》排名前列;
走在中小學的課堂里,學生們手里的網文實體書還是印著“唐家三少”等人的名字;
瀏覽一下最新的電視劇,各種晉江改編的瑪麗蘇網劇輪番上映,你會覺得某個時代還未走遠。
但那已經是十幾年前開始的事情了。
在2010年前后,“中原五白”的說法逐漸浮出水面,引領一個大時代的網文走向,之后不久,新“網文四大名著”的說法也逐漸開始流行。
而在這些排名背后,將是一個作家群體的崛起。
書接上回,我們講完了《斗破蒼穹》如何奠定網絡第一神書的地位,其實跟隨著這本書,一個時代也緩緩拉開在我們的眼前。
巨大的讀者群體和流量預示著,網文即將從千禧年后的“精英化”,邁向真正意義的“草根化”,這種說法當然不存在貶義,只是時代更迭,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中原五白”的說法最早起源于何處,已經有些不可考了。
有人說是貼吧,畢竟當時的貼吧還不像現在“糞坑化”,熱門的小說都有自己的吧,連作者自己都會時不時披個馬甲現身。但真正把這個概念明確的應該還是在龍空的論壇上。
2006年的貼吧首頁
“中原”的意思當然和這幾位作家的籍貫沒什么關系,在2008年以后,玄幻成為了男頻最大的網文流派,占據“中原腹地”,這才有了這個說法。
而在玄幻大類排名靠前的幾位作家,如唐家三少、天蠶土豆、我吃西紅柿、夢入神機以及辰東等人,都是以寫“小白文”著稱的。
這類小說的主流作者因文筆小白,劇情簡單而得名,所以其中翹楚之輩獲得了“中原五白”的稱呼,主要是為了湊當年《射雕英雄傳》“五絕”的梗,被人們戲稱為“東茄西豆南機北少中辰東”。
很多人認為“中原五白”的說法乍一聽很霸氣,其實這里面存在著一種誤解,因為“中原五白”一開始是一種黑稱。
如果我們去看2008年前后的網文,其實很多文筆可觀的佳作還是在不斷涌現出來的,以“70、80后”為代表的網文作家群體在那個時代還懷揣著相當一部分網絡文學夢想,而“小白文”則普遍被大家看不上。
中原五白
沒有任何作家希望被人稱為“小白”。
就為了這件事,當年我吃西紅柿以及辰東等人在起點的書評區沒少反駁那些說自己是小白文的“聲音”,也不乏親自下場甚至做出在書里開單章這樣的舉動。
比方說2009年那會兒,我吃西紅柿就直接在書里開噴:“讀者喜歡什么書,礙你什么事了?”
然后明確表示“寫小說就是要讓每一個人都能舒服地看明白故事”,算是給“小白文”正名了一波,言語之間,大有一種“我是小白我怕誰”的流氓范。
只不過尷尬的是,當時和我吃西紅柿對噴的對象,卻是“中原五白”中的另外一位大神夢入神機。
彼時的夢入神機還不是“小白文”的代表,而是頗有幾分文青氣質的網文先鋒,筆名“夢入神機”也是來自下棋的棋譜。
和很多寫爽文起家的不同,夢入神機算是正兒八經在網文界開宗立派的人物,甚至可能不止一派。
這位當年職業棋手出身的作家,長著一張眉清目秀的臉,鍵盤下敲出來的文字卻有著不同于少年的老辣。作為從論壇時代活過來的“老怪”,夢入神機注定要引領一個時代。
只是在最初,大家不曾看清那個時代會是什么樣子。
《龍蛇演義》開“國術流”的先河,算是后來我吃西紅柿《九鼎記》的老祖宗,《佛本是道》則開辟了“洪荒流”的故事背景架構。
這是當初才華縱橫的夢入神機在肆意揮灑著自己的文筆。只不過到了2008年之后,夢入神機也開始逐漸走向了“小白文”的路線。
早期的夢入神機
2008年,告別了《龍蛇演義》里的一代宗師和《黑山老妖》里的漫天殺意,夢入神機開寫《陽神》。這本書的評價,即使是在當年都非常分裂。
一方面,這本書開篇展現出了極為宏大的“夢入神機”式的修煉體系,像“練肉”“練骨”等國術詞匯和“定神”“出竅”等道術體系,以及“陽神”念頭通達的說法,都算是開玄幻文一代先河。
你甚至可以說,夢入神機在08年的時候,就已經寫下了別人在2014年后才能駕馭的東西。
所以《陽神》前半本堪稱封神,即使是在當年群星薈萃的起點中文網,這本書也是力壓群雄,連續八個月蟬聯月票榜首。
但另一方面,再宏大的設定和再出色的成績,都不能掩蓋這本書后期乏力的事實,連夢入神機自己都承認“書寫到了一半以后,還是陷入了俗套”。
而且從這本書開始,當年那個自詡“血氣方剛,文筆犀利”的夢入神機真就是一去不復返了。
夢入神機的作品(部分)
2010年,夢入神機等一批作家正式轉戰縱橫中文網,構成了當年震驚網文界的“縱橫出走事件”。
隨后夢入神機開更《永生》,成為了當年縱橫中文網當之無愧的臺柱子之一。《永生》的點擊量也是一路狂飆,堪稱夢入神機的熱度巔峰。
但也是這本書,讓夢入神機位列“中原五白”再無爭議。
所有的訂閱成績,都不能掩蓋《永生》是后宮爽文流的本質,以至于許多老書迷大失所望,甚至懷疑神機是不是請了“代筆”,自己專心下棋去了。
作為“文青”有口碑有質量勞心勞力,作為“小白”有鈔票有流量輕輕松松,你是愿意坐在寶馬車里哭,還是愿意坐在自行車上笑?
這其實是網文變遷的過程中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網絡文學的讀者用腳投票,告訴作者們“小白文”是好的。
夢入神機當時的新書《圣王》簽售活動
網絡文學的審美宛如上個世紀的香港電影,王家衛終究是少數,王晶才算那個量大管飽的出品者。
市場或是讀者選擇了 “小白文”,選擇了一個更為草根的網絡文學走向,但這個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從2008年前后,“小白文”被老書迷噴得狗血淋頭,但整體上還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再到2014年前后,基本上各大網站都把“小白文”奉為主流,甚至出現了所謂“爽文法則”的東西,在這其中,“中原五白”的貢獻不能說不大。
不過我們得澄清的是,即使是“小白文”或者是“爽文”,“中原五白”也絕對不是一種風格,而是各自有所開創。
辰東、夢入神機、唐家三少、我吃西紅柿、天蠶土豆
假如我們用“快”來定義唐家三少(每個月三十萬字風雨無阻),“新”來定義夢入神機,“爽”來定義《斗破蒼穹》,啊不,天蠶土豆的話。
那么我吃西紅柿應該當得起一個“穩”字,而辰東,大概可以用“大”來形容。
我吃西紅柿曾經自己爆料,他從大學開始寫書,大概倆月之后基本就差不多實現財富自由了(2005年左右剛上大一月入十萬)。
《星辰變》更是在其高中時期就已經開始創作,隨后在大三上學期,我吃西紅柿干凈利落地辭了職,學喬布斯老爺子頂著“大學肄業”的名頭狂攬百萬稿費。
2012年,我吃西紅柿登上網絡作家富豪榜第二名
假如一定要給我吃西紅柿選一本代表作,我覺得可能80%的人會脫口而出《吞噬星空》的名字。
但其實我吃西紅柿的巔峰期應該是在《吞噬星空》之前就已經開啟了。
《星辰變》和《盤龍》其實已經很成熟了,也讓我吃西紅柿成為了起點最早一批白金作家之一。
起點男頻白金作家(部分)
很多人其實小看了《盤龍》,當年“戒指和老爺爺”的金手指設定其實并不是《斗破蒼穹》開創的,而是《盤龍》珠玉在前,我吃西紅柿的“穩”絕不體現在題材的粘貼復制上(此處@天蠶土豆)。
作為最早一批試著寫玄幻“小白文”的作者,我吃西紅柿在許多題材都試著下過功夫去創新。
《莽荒紀》大概是一個轉折點,有了家生了娃之后我吃西紅柿開始在創新上有點躺平了。
但即使是這樣,《莽荒紀》的前半部也有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的設定,只不過后期擺爛了而已。
《吞噬星空》更多像是一個代表,假如以這本書為標桿,我吃西紅柿可以說是那個時候寫“無限升級流”最好的作者,或許沒有之一。
我吃西紅柿的作品(部分)
這個流派大概的意思可以理解為:
主角在一個世界里修煉升級,升到頂峰的時候會開啟下一個副本,來到第二重世界,然后繼續新的征程。
無論是《星辰變》里的三界,《吞噬星空》里的世界到宇宙,再到《莽荒紀》里的“宇宙”,其實都是一樣的設定。
與這個流派相匹配的,是我吃西紅柿書里主人公一如既往的設定。
《吞噬星空》中羅峰的動漫形象
在那個后宮文遍地的時代,我吃西紅柿的主人公相當正能量,專注修煉,而且自帶癡情屬性,這個人設其實和唐家三少筆下很多單男主的小說是有一點相似的。
但唐家三少寫的更像是中學校園里的純情小男生,而我吃西紅柿的人設則可以用正能量來形容,開口就是“我隨微末凡塵,卻也心向天空”,更符合修真世界的設定。
而真正與我吃西紅柿人設類似的,其實是辰東。
所謂“仙路盡頭誰為峰?一見無始道成空”,辰東作為“中原五白”中現在唯一一個還活躍在超一線的作者,當年一部《遮天》算是徹底的封神之作。
“九龍拉棺”出場的震撼感以及其場面之宏大放到網文史都算排得上號的。
早期的辰東
雖然劇情上還是正常的小白文劇情,殺人采礦升級成仙,不過真正的大師,往往都是于無聲處聽驚雷的。
辰東在看似俗套的劇情中穿插了許多非常有意思的概念,比如“賭石”這種玩法巧妙地放在了修真世界中,再比如“七大禁區”“不死藥”等等。
辰東小說的一個特點就是,配角和反派都設定得不錯,這在玄幻類“小白文”里是非常少見的。
相比起《斗破蒼穹》里的“桀桀桀桀桀”或者我吃西紅柿書里反派的無能狂怒,辰東的配角描寫得非常深刻。
換而言之,當年的辰東除了劇情在“小白”之外,其他的地方都給料十足。
一本《遮天》翻完,段德、狠人大帝等人物歷歷在目。
《遮天》實體書
這其實已經是辰東的下滑狀態了,只紅配角不紅反派,《神墓》才更像是辰東的巔峰,面面俱到之下,還能撐起恢弘的世界觀。
辰東不是一個人,而是那個時代的一個代表。
假如我們說,天蠶土豆的《斗破蒼穹》開啟了低端爽文的世界,讓很多用字數灌水的后續“小白”作者紛紛跟從,那么辰東更像是那個時代頂層玄幻文的代表。
在他的身后,忘語、風凌天下、高樓大廈等一批作家,形成了一種比較主流的創作風格。
忘語
在“異界升級”流和宏大世界觀的大背景下,一種相對固定的“狠人主角”風格也開始逐漸被人們所認可。
《凡人修仙傳》里的韓老魔,從干掉墨大夫之后就開啟了“黑化”生涯,“有事歷飛宇無事韓老魔”;
《求魔》里的蘇銘自帶陰暗氣質復仇蘇軒衣,這些主人公無一例外都是自帶狠人屬性,一言不合就開打;
更不要說逆蒼天的《殺神》,更是從頭到尾全是戰斗場面,讓人看得目不暇接。
《凡人修仙傳》中打斗的場景
戰斗一多,感情戲自然就少。如果能在“小白文”中還能保持一定水準的人物刻畫和劇情描寫,那可以稱之為神中神。
看看這些年還能保持在一線水準的辰東和耳根(耳根的后來居上真的是有點天道酬勤的意思),以及新崛起的大神如“老鷹抓小雞”等,基本上不出這個范疇。
真正為“小白文”統一網文江湖點上最后一把火的,其實還是2014年以后愈演愈烈的“凈網行動”。
包括“后宮文”在內的諸多流派就此被斬草除根,反而“小白文”憑借簡單的劇情和近乎于無女主的零感情描寫,成為了唯一“正確”的網文之路。
起點中文網的作者合影
王家衛曾經在《東邪西毒》里說過:“其實那邊風景也不錯,可惜我回不了頭了?!?/p>
在2010年甚至更晚以后,無論是對于“中原五白”還是主流網文界來說,“小白文”的路很好,只是大家都已經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了。
這個趨勢的改變,也許要是很多很多年后的事情。
往期回顧(點擊藍字):
策劃:翟晨旭 夏夜飛行
排版/編輯: 洛溪 夏夜飛行
作者后記:
偶爾會想到,那些年在5200盜版網站上看網文的時候。
打開網站,仙之人兮列如麻,中原五白的書永遠在封面上,那不是一群人,而是一個時代。
在爽感之中,我們度過了很快樂的中學時代,但后來才意識到,也許網絡文學還有另外的可能。
只不過爽文如潮,大家已經開始看不清了。
在之后的連載中,我們將反復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從爽文定型發展到現在,中國的網絡文學有沒有什么質變的突破。
如果沒有,我們現在又在看些什么呢?
文學雜志小傳
轉載、商務、作者招募合作丨請后臺聯系,凡本平臺顯示“原創”標識的文章均可聯系編輯轉載,未經授權轉載視為抄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