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陜西西安市總工會推出十項舉措惠民生促消費(引題)
鼓勵使用會費為會員購買省內旅游年票(主題)
西安晚報記者袁玥 實習生張梓涵
發放消費券、擴大療休養、提高慰問標準、支持職工全季出游……記者從西安市總工會獲悉,近日市總工會出臺十項措施,通過優化工會經費使用、強化職工權益保障、提升職工消費能力,進一步釋放職工消費潛力,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普惠職工 發放消費券激發市場活力
鼓勵全市基層工會每年向全體會員發放一次工會消費券,支持購買日用消費品及文化旅游產品,具體細則由各基層工會自主確定。
縣級工會將聯合本地商貿、文旅平臺發放消費券,建立全鏈條數字化監管體系,確保消費券“當年發放、年底核銷”。
擴大規模 繼續組織開展療休養活動
2025年,市總工會將繼續組織勞模先進、一線技術工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群體開展療休養活動,市縣兩級療休養人數不少于1100人。
基層工會將積極制定計劃,爭取五年內實現全體職工至少參加一次療休養,相關費用主要由職工福利費承擔,工會經費可予適當補助。
文體賦能 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
市總工會將舉辦勞模風采藝術展、職工文藝調演、工會文藝輕騎兵走基層、職工閱讀活動、全市職工游泳拔河比賽、職工文化演藝惠民周及每月秦腔惠民活動。
基層工會每年可增加一次全員文體活動,創新線上線下融合形式(如云端運動會)。拓展會費使用范圍,允許用于會員觀看電影、演出、體育賽事門票及公園景區年票,工會經費對會費不足的補助最高可達會費收入四倍。
樂享四季 支持職工全季出游
基層工會每年可組織會員開展春秋游不超過4次,單次行程不超過2天1晚,允許跨區域活動。相關費用標準明確,不得前往國家禁止的風景名勝區。
鼓勵使用會費為會員購買省內旅游年票,倡導親子游、家庭游。各級工會將推動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引導錯峰、分段休假。
關愛成長 開展“工會夏令營”研學活動
縣級以上工會將持續組織面向烈士子女、困難職工子女等六類群體的“工會夏令營”研學活動,聯合教育、文旅部門開發紅色教育、科普實踐線路,帶動周邊消費,經費由工會列支。
技能提升 助力職工職業發展
2025年,市總工會將投入150萬元助力重點工匠學院建設,另投入200萬元依托“工院共育”體系,開展500人次勞模工匠及700人次優秀產業工人培訓。
基層工會可對單位組織的職工職業資格與技能培訓給予經費補助,并制定具體規定。
溫暖升級 適當提高慰問標準
基層工會會員生日慰問標準提高至不超過400元,結婚慰問不超過1000元,生育慰問每次不超過1000元。其他法定節假日、退休、生病住院等慰問按2024年新修訂的陜西省實施細則執行。
消費幫扶 助力鄉村振興
各級工會將大力宣傳消費幫扶政策,推動基層工會落實15%采購任務。按規定預留預算,優先采購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用于慰問,加大對援藏地區特色產品采購,積極開展“陜西工會百萬職工消費幫扶行動”。
筑牢保障 關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
市總工會將開展為萬名農民工免費體檢及為3000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免費移動體檢活動。
鼓勵各級工會探索建立“個人繳費+平臺補貼+工會補助+互助共濟”的綜合保障體系,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量身定制保障產品。
精準幫扶 加大困難職工救助力度
重新修訂《西安市總工會職工緊急救助實施辦法》,擴大救助范圍,持續對建檔困難職工開展生活、醫療救助及金秋助學、就業幫扶。為8000名高溫作業職工送清涼,為戶外勞動者贈送關愛禮包。
來源:西安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