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心腦名院正式“牽手”。
來源|看醫界
滬上心腦名院正式“牽手”。
近日,上海冬雷腦科醫院與上海德達心血管醫院正式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整合優勢資源,在醫療服務、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健康科普等多領域展開深度協作,致力于為患者提供更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推動區域醫療水平的提升。
7月8日晚,上海冬雷腦科醫院院長宋冬雷教授與上海德達心血管醫院院長孫立忠教授同臺直播,圍繞“胸痛、頭痛、頭暈——心腦‘求救警報’的生死識別”主題,深入淺出地為公眾普及了心腦血管疾病的識別與應對知識,強調了心腦同治的重要性。
尖端腦科診療高地
兩家醫院的攜手,堪稱強強聯合。上海冬雷腦科醫院成立于2019年,由知名神經外科專家宋冬雷教授創辦,預設床位300張。醫院以“腦科專科診療”和“全生命周期腦健康管理”為特色,提供腦血管病、腦腫瘤、功能神經外科、脊髓脊柱專科、神經內科、睡眠障礙、神經重癥、神經康復等全方位醫療服務。
作為醫院創始人,宋冬雷教授是中國神經外科領域的領軍人物。他最為公眾熟知的身份是著名笑星趙本山“腦動脈瘤”手術的主刀醫生。
在學術領域,他更為閃亮的成就是成為中國首位獲得Onyx介入治療許可的醫生,并帶領團隊完成顱腦和脊髓手術超過15000例。
宋冬雷的職業生涯履歷輝煌: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擔任多個國家級神經介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他主持多項“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2003年以來,他每年定期主辦國家級神經外科繼續教育項目,為中國培養了大量神經外科人才。
心血管外科的“中國標桿”
上海德達心血管醫院于2016年9月開業,是一家以心血管疾病診療為特色的外資醫院。今年3月,該醫院獲得“外商獨資心血管專科醫院”執業許可,并于5月揭牌,成為國內首家三級標準的外資獨資心血管專科醫院。醫院核定床位200張,設有心臟內科、心臟外科、介入治療、醫學影像科、心臟康復科等多個科室。醫院由著名心血管外科專家孫立忠教授領銜。
孫立忠教授是一位享譽國內外的心臟大血管外科權威專家,現任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侯任主任委員。從事心血管外科臨床工作40年來,他獨立完成和指導下級醫師完成心血管外科手術30000余例,是我國該領域完成手術病例最多、病種最全的專家之一。
孫立忠教授于2003年首創主動脈弓替換+支架象鼻手術(孫氏手術)。該技術將主動脈夾層手術死亡率由20.8%降到5%以下、術后假腔閉合率由40%提高到近100%,成為國際主動脈夾層治療的標準術式。
在德達心血管醫院,孫立忠主導推動建立了心臟大血管急救“綠色生命通道”。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從到達急診室到進入手術室平均不超過1.5小時,最快一例在10分鐘內即開始手術,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手術成功率高達96%。
2022年,該院在申報中國胸痛中心認證中,首次提出以急性主動脈夾層案例作為認證病例范圍并被采納,填補了胸痛中心在心外科領域認證的空白。
社會辦醫進入“抱團互補”新時代
上海社會辦醫機構間的合作早有成功先例。早在2023年6月,“冬雷—海華醫協體”簽約儀式在上海海華醫院順利舉行。簽約當月,冬雷腦科醫院的專家團隊便正式入駐海華醫院。
上海海華醫院以手足(顯微)外科和四大中心(整形中心、口腔中心、血透中心、體檢中心)為特色,是一家大專科、強綜合的綜合性醫院。在創傷救治領域,海華醫院與以腦科見長的冬雷腦科醫院共同探索“頭手協同”診療模式。
雙方表示,此次簽約確立醫協體是方便患者就醫、提高救治能力、立體式培養人才的有效合作建設方式。
簽約儀式上,冬雷腦科院長宋冬雷表示此次“冬雷—海華醫協體”是一個新的嘗試。冬雷醫院在老年人常見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治療、手術、康復等領域有著高水平的救治能力,與海華醫院進行合作后,將在這里開設門診,方便周邊居民慢病管理,和海華一起為市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海華醫院院長李軍在致辭中說道:“未來,通過定位匹配、靶向施策、精準發力,形成一條走得通、行得穩的兩院合作環島。我們希望能將‘冬雷—海華醫協體’打造成為醫院合作發展樣板間。”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醫保控費常態化、公立醫院持續擴張、競爭壓力加大的背景下,社會辦醫機構“單打獨斗”的時代將終結,“抱團互補”模式正逐漸興起。醫院通過優勢學科的互補,正在構建超越單體醫院能力的診療體系。這種合作不僅能夠提高醫療效率,推動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與服務能力的全面提升,還能在保障醫療質量的同時,實現各方利益的共同增長。
(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