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荷蘭格羅寧根大學Ben L. Feringa教授訪問華南理工大學,做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麟鴻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學校校長唐洪武在五山校區會見來賓,并為其頒發榮譽教授聘書。
唐洪武校長向Feringa教授頒發聘書
唐洪武表示,華南理工大學近年來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學校積極踐行“在地國際化”與“雙向國際化”互促雙強,致力于打造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對外開放的標桿,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學校與格羅寧根大學合作歷史悠久,未來兩校可重點聚焦新材料與新能源等前沿交叉領域拓展合作,強化科技協作,促進人文交流。
Feringa教授作報告
Feringa教授首次到訪華南理工大學,就對學校在材料科學及工程領域取得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他非常榮幸受聘為榮譽教授,成為學校的一員。他認為雙方在基礎研究與工程應用方面具有高度互補性,未來他將繼續推動兩校進一步拓展合作空間,加強在材料、化學、能源等前沿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Feringa教授作報告
隨后,Feringa教授來到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麟鴻論壇”,圍繞“構建微觀世界的藝術”的主題為師生帶來學術報告。
報告中,Feringa教授深入闡述了他多年來在微觀世界領域的科學探索與心得,特別是他多年來在分子馬達領域的前沿探索與突破。
他分享了團隊如何開創性地設計并合成世界首個可單向旋轉的人工分子馬達,同時詳細介紹了如何通過精密的分子結構工程實現對馬達轉速、旋轉方向等關鍵參數的精準調控。
Feringa教授重點展示了基于這些分子馬達和光響應分子開關(如二芳基乙烯)研發的一系列智能材料,包括可在光照下實現宏觀運動傳導的液晶驅動器、具有自修復潛力的智能涂層原型,以及能實現光控物質傳輸的金屬有機框架動態孔道材料。
他還通過生動的動態演示,闡釋了分子馬達如何將納米尺度的旋轉運動放大為宏觀可見的功能響應。
報告會現場座無虛席,來自材料、化工、輕工、食品、機械、軟物質等學院師生200余人參加講座。報告深入淺出,現場師生互動踴躍,氣氛熱烈。同學們就報告中涉及到的化學、物理、生物等方面的問題積極與教授展開探討,并就終身學習等內容爭相向教授請教。Feringa教授耐心解答,引發現場積極而深入的學術討論。報告尾聲,Feringa教授以自身花甲之年研讀細胞生物學教材的實踐為例,勉勵師生勇于突破學科壁壘,強調“終身學習是探索前沿科技的關鍵”,點燃現場青年學子的科研熱情。
學生積極提問
Feringa教授對華南理工大學學生的學術能力和求知精神表示肯定。他在接受采訪時強調,“學生最重要的一點是熱愛學習,敢于提問,不斷問‘如何’和‘為什么’。要培養創造力,運用想象力,同時擴展認知。”
Feringa教授還專程參觀了發光材料與器件全國重點實驗室,并與實驗室團隊展開深入交流。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光材料與器件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馬於光,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科學技術研究院、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負責人,華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有關負責人參加相關活動。
華南理工大學 學生記者團
文: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國際交流與合作處
圖&視頻:鮑恩
翻譯:李橋順
微信編輯:司小平
初審:冀早早
二審:盧慶雷
終審:鄒浩
華工原創,版權所有
若需轉載,敬請聯絡
郵箱:hgxcb@scut.edu.cn
“分享”“點贊”“在看”,記得一鍵三連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