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家就知道說氣話!爸媽又不是那種人,房子雖然在他們名下,但咱是一家人,不可能做那種事!”
“哥,我不是生氣……我是難過。”
我站在小區(qū)樓下,抬頭看著那套熟悉的陽臺,心里又冷又堵。
我是李妍,今年37歲,在省城做會計,單身,工作穩(wěn)定。五年前我攢了點錢,想著爸媽在老家條件不好,又年紀大了,干脆在我單位附近給他們買套小兩居,花了80萬,寫的是爸媽的名字,想著反正是一家人,用誰的名字都一樣。
爸媽感動得不行,一邊擦眼淚一邊說:“閨女,你這份心,我們記一輩子!”
可我沒想到的是,這份“記一輩子”的心意,五年不到就被一紙過戶打得粉碎。
事情的導火索,是侄子李浩的入學。
我哥李強在縣城做電焊工,嫂子在超市當收銀員,一年忙活也攢不下幾萬塊。他們的兒子今年剛初中畢業(yè),想考省城重點高中,但因為沒有學區(qū)房卡殼了。
于是,爸媽做了決定——把我買的這套房過戶給我哥。
而我,是看到房產信息變更通知,才知道房主已經不是“李建國(我爸)”而變成了“李強(我哥)”。
我把爸媽叫到家里,語氣冷得發(fā)硬。
“房子,是我買的。你們怎么一句話不說,就過戶給哥了?”
媽低著頭攪著手指:“不是你哥沒辦法嘛,小浩要是能進那個學校,以后前途就不一樣了。”
我深吸口氣:“可那套房子我全款付的,連裝修家具都是我操持的。你們就這么……把它當成隨便用來搭的籌碼?”
爸皺著眉頭:“我們也沒花你錢買車買地,房子不是還是我們住著嘛?我們只是掛個名,方便孩子入學。”
“方便?”我聲音一下拔高,“你們知不知道現(xiàn)在房價多少?我辛苦攢了幾年買下來的房子,說過戶就過戶!你們考慮過我嗎?”
哥在旁邊看著我說:“妍妍,咱是一家人,別老把錢掛嘴上。我跟爸媽講了,你將來要是真結婚,我們再把房過回來,誰還能賴你一個房子?”
我冷笑:“等我結婚?你說得輕巧,到時候你兒子住進去了,你說你沒法搬,房子就變成你們家的了。這劇本,我見得多了。”
哥臉一黑:“你什么意思?你是說我貪你房?”
我不理他,轉向爸媽:“你們把房子過戶的事,能不能不告訴我?偷偷辦完,是不是早就想好了?”
媽急了:“你哥也難啊,你是個女孩,將來出嫁了……”
我“咚”地一聲摔下杯子:“原來我再怎么孝順,在你們眼里都是個‘要嫁出去的人’,是個‘外人’!”
屋里陷入沉默。
我眼圈紅了:“你們記不記得,買這套房的時候我說什么?我說你們住得舒服就好,想回老家我來接送,過年我?guī)銈兂鋈ヂ糜巍D銈冋f‘咱家最講理’‘哥弟平等’……結果呢?”
爸媽低著頭不語。
我長出一口氣:“行,這房子你們既然過了,就當我孝敬你們了。我不吵,不鬧,也不追,但從今往后,我不再是‘你們最懂事的閨女’了。”
一個月后,我申請了調崗,搬離了原來的小區(qū),把租房信息發(fā)給爸媽。
他們打電話來:“妍妍,你怎么搬走了?”
“不是說好了,那是你們家,掛在我哥名下的嘛?我一個外人住著也別扭。”我平靜地說。
媽在電話那頭哭:“妍妍,媽不是那個意思……”
我笑:“媽,我不恨你們,只是你們太讓我寒心。房子不值錢,心才值錢。”
哥發(fā)來微信:“妹,你太小心眼了。咱爸媽容易嗎?我不是要占你便宜,小浩讀完高中就把房退回來。”
我沒回。
第二年,我定下房子,買了一套60平的小兩居,用自己名字寫著,鑰匙只給自己一把。
爸媽來找我,我接待,吃飯招待,但再也沒有讓他們住下的打算。
哥的兒子考上了那所高中,我真心祝賀他,甚至在微信發(fā)了紅包,但我不再相信一句“以后補給你”。
因為那些“以后”,總是以犧牲你現(xiàn)在為前提。
三年后,爸媽才后悔。
哥事業(yè)不順,嫂子失業(yè),小浩也因為壓力大中途轉學。房子空在那里,一年都沒人住。
媽給我打電話:“妍妍,要不我們把房子再過回來?”
我笑了笑:“不用了。那房子就當我還你們養(yǎng)育之恩。”
但我的心門,已經關了。
有些失望,不是突然爆發(fā),而是被一次次親手掏空。
80萬買的不是一套房,而是我最后的天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