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記智庫雨林
上周,《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西安市雁塔區等10個縣(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批復》公布。
這個批復最大的看點,是首次明確了西安十個區域的空間指標——尤其是城市開發邊界。結合之前公布的各區規劃,作為首次在“多規合一”下的空間規劃,可以說這決定未來十年西安發展方向。
我們認為:基于土地性質、發展空間和產投效益,西安北部區域尚需再度整合;南部的發展重心和導向,需要重新審視并予以側重。
備注:文底獨家送出西安全景規劃圖(30M)
空間:西安發展空間在哪
作為首次“多規合一”的空間規劃,耕地和生態保護紅線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視高度。
因此,這就從根底上明確了各區的土地性質占比。在這個背景下,“城鎮開發邊界”就明確了城市的可開發范圍,面積大小直接決定城市可開發空間。那么,誰是將是西安“王者”區域?
最大的看點就是長安區,成為面積和占比的“雙料冠軍”——是高新、航天和西咸 三大“國字號”開發區“最大的供地商” 。
西安人口和產業核心聚集區◎NEWS
長安區地處主城正南
在東西長達40余公里范圍內
提供連片和成規模的增量開發空間
—— 在東部和北部幾乎不可想象
主城區人口、產業和高校等,
可以說“無縫導入”。
產業和人口“重心”在南,是規律結果
尤其是擁有更低的開發成本
“南北中軸過,東西濟三區”的長安,全域GDP走上騰飛之路,迅速成為西安第三大GDP區。 此后傳導效應給到了鄠邑和周至,打破“西安郊縣經濟弱”的魔咒。
“城鎮開發邊界”面積排名◎制圖/城記智庫
新的西安城市格局, 從空間上可以這樣理解:
中心城區是核心,人口經濟大頭占;
北部農業指標高,生態紅線在南邊。
工業布局向外走,最大空間在西咸。
CID/奧體和能金,三個中心撐新天。
未央和雁塔雖然面積排名靠前,但經過多年高速發展土地已告急。東北部片區,可成片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港務片區。但是,“北跨”區域的高陵、閻良和臨潼,依舊存在巨大的挑戰:
“城鎮開發面積”不足且分散,難以像南部擁有“成片成規模效應”,且跨渭河導致成本高昂。
基于此,北部空間有必要進行整合:目前,經開已對高陵涇渭新城、臨潼渭北工業園進統領。當下, 西咸新區的秦漢、涇河和空港有必要進行重新整合,實現相對平衡的投入與產出效應!
紅線:西安哪些不能碰的地方
通讀歷史和經濟,就能理解“地理是一切的塑造者”。談及城市發展,必須要將地理置于時代線中。
“實質是生態環境安全的底線,目的是建立最為嚴格生態保護制度”。嚴禁“生態保護紅線任意改變用途,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和性質不改變。它既決定了西安開發空間,也決定生態環境。
占比方面,西安以37.6%的在國務院批復城市中排名第一。得益于秦嶺,西安森林覆蓋率達48.03%,位列北方省城第一。
“重要水源地”之一的周至縣
拿下面積和占比“兩個第一”
隨后是藍田、長安和鄠邑
這勢必造成“縣域經濟不強”
不過,基于高新南拓和工業帶動的結果
鄠邑已超過高陵,周至正趕超臨潼
西安“生態紅線”排名◎制圖/城記智庫
分析國務院批復的城市,“耕地和生態保護紅線”的比例,與每座城市的實際情況有關。
比如全域面積皆超過1.6萬平方公里的北京和杭州,因為山區占比較大,因此耕地占比分別只有6.7%和6.9%。西安大致與這兩城相似,因為生態紅線占比極高,耕地占地為13.4%。
可以看到,臨潼區兩項指標均位列第一。如果再加上驪山、秦陵文物保護等,臨潼可開發面積確實局促。
西安耕地面積排名◎制圖/城記智庫
因為轄區和地理綜合因素
西安的“糧倉”集中在南北兩地
南部集中在長安、藍田和鄠邑
占全市比例為42.3%
北部集中在臨潼、高陵和閻良
占全市比例達48.3%
可以看到,本次西安最大增量空間在西咸新區,且包括基礎條件、產業基底和開發條件等諸多優勢。
相比之下,西安北部最大明確了核心功能——實現“工業用地管夠” 。 原因其實也 并不復雜,基于用地性質、交通、投入成本以及人口遷徙等綜合因素,北部要更具針對性和可行性開發,這個大致也是高陵、臨潼和閻良定位“ 都市圈綜合性新城”的來歷。
西安區域開發方向,要綜合“客觀現狀+產業基底+開發成本+發展機會”等角度,進行重新審視。
定位:西安十個區域定位
根據《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西安市雁塔區等10個縣(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批復》,各區域的定位如下:
西安十區縣功能定位◎制圖/城記智庫
最后補充兩點:
一是本次批復中未包括碑林、蓮湖和新城:不過面積僅90余平方公里,已實現100%城市化率。“七普”中,三區人口高達242萬人,密度悉數進入全國前十,總計達2.6萬人/平方公里。再加上每日巨量旅游人口,三區人口密度“冠絕全國”也絲毫不為過。
二是本次以行政轄區口徑,因此未包括自管區的西咸新區。1411平方公里“城鎮開發邊界”,在國務院批復城市排名第20名。納入西咸自管區后的西安總指標,預估約1600平方公里,與寧波和杭州不相上下(全國前十左右),是西安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請收這張30M《2021~2025年西安國土空間規劃》
點擊網盤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KjFvUa9ddCeTAP35J9OQiA
提取密碼: xacj
-「城記」西安最新規劃篇-
①定位:《》
②空間:《》
③生態:《》
④土地:《》
⑤趨勢:《》
⑥規律:《》
-「城記」西安區域解讀篇-
①經濟:《 》
②布局:《》
③工業:《 》
④水源:《 》
⑤區域:《》
⑥變革:《》
文=城記智庫雨林
?版權聲明:相關制圖均來自城記智庫
若有轉載請獲取授權
點擊關鍵詞 看看我們做過什么
城市研究
交通解讀
空間發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