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汪涵說過:“熱鬧是別人的,安靜才是自己的?!崩显捯渤Vv,“花開花落自有時,人來人往終有時”。生活里,總有人怕孤單,總想著往人堆里扎,好像少了一場聚會、漏接一個電話,就成了被世界遺忘的人。
可你有沒有發現,當日子過著過著,突然某一天,手機不再頻繁震動,周末的邀約越來越少,甚至翻遍通訊錄,想打個電話閑聊都覺得多余——這時候別慌,你可能不是人緣差了,反而是慢慢“醒”過來了。
一、熱鬧如煙火,散去只剩空
《紅樓夢》里寫過,“盛筵必散”。以前總覺得,朋友多了路好走,通訊錄里存著幾百個名字,微信好友上千,才算有面子。今天跟這個組局擼串,明天陪那個逛街買東西,手機響個不停,以為這就是“人緣好”的證明。
可后來才懂,好多聚會不過是湊數。你講的心事,轉頭就成了別人的笑料;你掏的真心,換來的可能是敷衍的應付。就像老話說的,“酒肉朋友好找,患難之交難逢”,那些在酒桌上稱兄道弟的,真遇事了,電話都未必接。
二、獨處似清茶,品過方知香
李白有詩:“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比诉@一輩子,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在跟自己相處。以前怕沒人喊,是怕被當成“不合群”,怕別人背后說閑話??捎X醒的人知道,與其在無效社交里耗著,不如把時間留給自己。
你可以窩在沙發上讀一本老書,看陽光透過窗戶在書頁上爬;也可以系上圍裙做頓簡單的飯,聽鍋里的湯咕嘟冒泡;甚至就發發呆,想想小時候的事,比應付那些沒話找話的聚會舒服多了。老話不也說嘛,“寧坐靜處思己過,不立人群論人非”,獨處時的清醒,比熱鬧時的糊涂金貴多了。
三、圈子若不同,不必硬相融
《論語》里講,“道不同,不相為謀”。以前總想著擠進不屬于自己的圈子,明明不喜歡打牌,偏要湊過去陪笑;明明聽不懂他們聊的八卦,還要假裝很感興趣。就怕被說“不合群”,結果把自己累得夠嗆。
覺醒的人,早把這點看透了。你喜歡安靜看書,他喜歡熱鬧蹦迪,本就不是一路人,何必非要湊到一塊?就像老話說的,“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你有你的小天地,他有他的大舞臺,互不打擾,反而自在。
日子是自己的,不是過給別人看的。沒人喊你聚會,電話少了,不是被世界拋棄,而是你終于明白,哪些人值得珍惜,哪些事純屬浪費。就像汪曾祺說的,“人生忽如寄,莫辜負茶、湯、好天氣”,把時間留給自己,留給真心待你的人,這才是最聰明的活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