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在讀的中國女大學生出軌年近40歲的外籍電競男,
最終被校方開除一事,
是罰不當罪,還是咎有應得?
01
最近,大連工業大學一位21歲女學生李某蒔被學校開除學籍一事引發了一場輿論風暴。
事件起因還要回溯到去年的12月16日,
上海舉辦了一場CS2賽事。
期間,一位烏克蘭知名電競選手Zeus在自己粉絲群里曬出與一名中國女孩發生關系的照片。
后經網友爆料,該女孩是大連工業大學在校生李某蒔,
且當時她是有男朋友的。
并且,李某蒔與電競大叔千里奔現的路費還是李某蒔的男友贊助的。
而這個電競大叔Zeus不僅有家室,女兒據說已經15歲了,
在烏克蘭,女子的結婚年齡是17歲,
也就是說這個電競大叔的年齡與輩分已然接近“岳丈”行列。
為人父母后的男女,在即將成為情感加害方時,
他們的內心是存在糾結和掙扎的。
有女兒的為人父者會擔憂:
我女婿有一天會不會也對我女兒這樣?
但如果良心泯滅后,這樣的行為純粹就是一種欲望的慣性。
電競油膩男看來應該是老手,在與李同學為愛鼓掌后
將與李某蒔的私密照片及視頻公然發布到粉絲群。
并稱中國女性為“easy girl”。
或許這樣的炫耀尤顯不夠,
還PO到了外網,
附上文字“中國女孩一天就被征服”瞬間點燃了所有人的憤怒。
很多圍觀的外國人在看直播的時候也跟著附和:
中國女孩非常容易拿下,拿下她們就像點一份牛排一樣容易。
02
這件事誰最應該被手撕的電競男毫發無傷。
而李同學卻收到了一張開除學籍的通報。
通報中,不僅明確了李同學被開除這一事實,
而且還有理有據:
這所大學的“第十九條第六款”是這樣規定的:
隨后,很多媒體也紛紛報道了此事。
緊接著,這件事讓吃瓜群眾分成了兩方陣營,
一方認為,李同學也是受害者,
被網暴又面臨開除,對于一個21歲的女孩來說太嚴重了。
另一方認為,李同學是罪有應得。
兩派網友明顯搞錯了方向,
分成兩派主要是因為在這件有違道德的事件中,
電競男連吃帶霍霍還可以全身而退,
但李同學卻成了眾矢之的。
這里的不公平只是分贓不均,并不代表正確與合理。
捋一下到底誰才是這一事件的直接受害者?
我說是李同學的男友,以及烏克蘭電競男的妻女,
似乎無人反駁。
李同學之所以被很多人當成受害者,
原因在于她急于奔現的電競男踢出去的那一腳。
如果電競男不把這場你情我愿的艷遇得瑟到網上,
李同學的男友很難獲知自己“被綠”。
李同學也可能成功躲過這次被抓包的偷腥。
不道德的行為之所以被聲討,是因為它見光了,
沒曝光前,只是良心的譴責,
而曝光后,那就是輿論嘩然。
在這一點上,21歲的李同學是完全可以預見的。
一個女孩兒,敢于只身前往異地與陌生男子奔現,
地點又是酒店,她難道不知此行意味著什么嗎?
或者說,她是準備好發生點什么吧!
這種假設或許有點陰暗,但它就像X光直接把人性中的丑惡照了出來。
03
是不是有損國格?
完全沒有統一的標準。
有的中國女生認為那句“easy girl”就是對中國女孩的侮辱,
那她完全可以認為這就是有損國格。
戰爭年代,侵略是被踐踏、剝奪自由和尊嚴。
和平年代,這一輩人雖然沒有遭受過迫害,
但仍選擇不忘歷史。
同理,除李同學以外的中國女孩盡管沒與電競猥瑣男發生什么,
可是那句“easy girl”一出,
依然有一種尊嚴被侵犯的憤怒。
還有人拿出了《圣經》中的一段故事說理,
原文是這樣寫的:
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叫她站在當中。 就對耶穌說:“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 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她怎么樣呢?”
他們說這話,乃試探耶穌,要得著告祂的把柄。耶穌卻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他們還是不住地問祂,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于是又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
耶穌就直起腰來,對她說:“婦人,那些人在哪里呢? 沒有人定你的罪嗎?”
她說:“主啊,沒有。” 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其實,這個故事也是我想說的。
對于錯誤,我們確實要給予寬恕和原諒。
但有一樣,就是錯誤導致的結果是要犯錯者本人承擔的。
在這一點上,《圣經》中從未否認。
《圣經》中的大衛王曾經與有夫之婦拔示巴發生奸情,
為除后患,大衛王還借敵人之手,殺死了拔示巴的丈夫。
事后,大衛幡然痛悔,
《圣經》中描寫大衛悔過之淚足以將床榻漂起。
上帝原諒了嗎?原諒了。
但上帝也允許二人奸情得來的孩子夭折。
所以,我們確實應該原諒年輕人犯錯,
但錯誤的結果也同樣需要年輕人自行承擔。
現在,很多人都本著鼓勵培養年輕人自信心和勇氣的態度,
提出讓他們“勇于試錯”。
需要劃重點的是勇于試錯的初衷決定了試錯的方向。
像李同學這樣的行為,并不在“勇于試錯”的范疇內。
瓜言瓜語
事件之后七個月的時間,
我很想知道李同學以及李同學父母的態度。
相信很多人不是選擇不原諒,
而是希望看到愿意對錯誤加以糾正的渴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