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或再添一家頭部大型無人機上市企業。
近日,證監會網站顯示,四川騰盾科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盾科創”)在四川證監會輔導備案,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這是繼縱橫股份(SH688070)、中無人機(SH688297)、立航科技(SH603261)成功上市后,四川又一家向A股市場發起沖刺的無人機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僅9年時間的騰盾科創,已經先后研制出了全球首款雙發、三發、四發大型固定翼無人機與國內首款水陸兩棲無人機。方正證券研究指出,騰盾科創在固定翼與旋翼大型無人機的前沿技術探索、自主產品研發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根據2024年初機構披露的數據,騰盾科創的估值已超122億元。然而,由于招股書尚未公布,外界無法獲知其營收、凈利潤、毛利率以及研發投入等核心數據。
這也引出了一系列亟待解答的關鍵問題:當前的百億元級估值,究竟是建立在穩健的財務數據之上,還是更多地依賴于對未來訂單的預期,甚至是創始團隊光環的溢價?其營收規模是否足以支撐如此龐大的體量?盈利能力如何,是已經實現自我造血,還是仍處于“燒錢”換市場的階段?
帶著上述問題,7月14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騰盾科創,但對方電話始終無人應答。
來源:證監會網站
軍工基因賦能,創始人曾深度參與殲-10等戰機研制
騰盾科創創立于2016年,是國內智能飛行器研發制造及其應用技術發展的頭部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下設騰盾科技、騰盾商用、騰英航空、良遠科技、極賽斯科技、北京騰盾等子公司,員工總數超過900人,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無人機系統及其應用的整體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騰盾科創官網
創始人聶海濤的履歷,是理解騰盾科創的起點。
公開信息顯示,聶海濤1986年畢業于南京航空學院(現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設計專業,曾長期服役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611所),擔任副所長、副總師等核心職務,深度參與了殲-10、梟龍飛機等國家重點型號戰機的研制。這段經歷,為騰盾科創注入了國內頂尖的航空技術基因和深厚的行業人脈,也解釋了該公司為何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突破高端無人機領域的技術壁壘。
聶海濤長期從事飛行器研發設計工作,主持多型高端航空裝備研制工作,完成關鍵技術攻關和飛行驗證,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5項,在航空航天某領域取得開創性貢獻,填補了國內相關技術空白。
2016年,聶海濤在四川創辦騰盾科創,并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在他看來,創業不僅僅是創造“產業”,更重要的是要創造一個能最大限度激發人活力的機制。聶海濤曾透露:“我們要構建一個平臺,讓那些真正有情懷、有能力、有夢想、有激情的人,不一味地靠在國家身上,能快速決策,自由地、盡情地、愉快地、無后顧之憂地,為國家、為社會去創造,并實現自我夢想。”
成立9年來,騰盾科創的團隊在無人機領域深耕多年,特別是在固定翼、旋翼和特種無人機的前沿技術研發、高端產品打造以及新應用場景的拓展方面,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公司先后研制出了全球首款雙發、三發、四發大型固定翼無人機與國內首款水陸兩棲無人機,自主研制的雙尾蝎A和B系列、混江龍、沒羽箭以及無人運輸機等無人機系統,已廣泛應用于應急救援、氣象服務、廣域巡護、航空運輸等領域。
圖片來源:騰盾科創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騰盾科創的“雙尾蝎”系列無人機,也是四川重點發展的機型。在四川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于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未來產業的實施方案(2025—2027年)》中,明確鼓勵“雙尾蝎”等無人機加速量產,推動一批通航飛機制造項目加快建設進度。
每經記者獲悉,騰盾科創將于7月23日至26日在上海舉辦的2025國際低空經濟博覽會上亮相。
估值超122億元,全國總部預計2027年底竣工投運
成立9年來,騰盾科創獲得眾多投資機構的青睞。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在騰盾科創2025年5月公布的2024年工商年報中,其股東已經達到99名,包括國有投資公司、地方產業基金、知名創投機構等。
天眼查信息顯示,騰盾科創剛于今年6月13日完成了D輪未披露具體金額的股權融資。梵天股權、贛州發展集團等總計8家機構參與了此輪融資。不過,由于此輪融資未披露金額,因此騰盾科創此輪融資后的最新估值外界尚不得而知。
圖片來源:天眼查
每經記者注意到,華控投資于2024年1月曾發文稱,被投企業騰盾科創完成12.3億元融資,本輪投后企業估值超122億元。
在股權結構上,輔導文件顯示,騰盾科創無控股股東。董事長、總經理聶海濤合計間接持有公司20.39%股份對應的表決權。此外,根據聶海濤與陳洪、宋艷平、曾聯俊簽署的《一致行動協議》,聶海濤可控制宋艷平、曾聯俊合計直接持有的公司1.21%股份對應的表決權。綜上,聶海濤可控制公司23.57%股份對應的表決權,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另據“掌上金牛”微信公眾號消息,位于成都市金牛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人工智能產業園的騰盾科創全國總部項目預計2027年12月竣工投運。該項目占地面積約為99.08畝,規劃總建筑面積約1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0億元,擬建設包含高端智能飛行器研發中心、航空電子及飛行控制實驗室和工程樣機組裝生產車間,建立執業飛行員培訓基地。
圖片來源:“掌上金牛”微信公眾號消息
同時,騰盾科創還在四川自貢、達州和重慶永川、安徽蕪湖、江西瑞金等地設有生產基地。就在6月中旬,由蕪湖騰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蕪湖騰盾”)研發的大型四發商用無人機(D18無人機)總裝產線正式投產。
從“工業無人機第一股”縱橫股份,到此次騰盾科創沖刺IPO,背后是成都低空經濟的加速騰飛。
近年來,成都發力打造西部低空經濟中心,按照“快起步、飛得起、管得住、發展好”總體思路,堅持“空域端”“產業端”“應用端”同向發力,打造低空經濟等新的增長引擎。不久前,成都印發《成都市加快提升低空飛行能力培育低空經濟市場的若干政策措施》,圍繞基礎設施、服務監管、應用場景、產業支撐等四方面出臺14條政策措施,加快探索低空經濟新業態新模式,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打造西部低空經濟中心。
此次騰盾科創沖刺IPO,無疑將進一步壯大成都無人機產業的陣容。騰盾科創表示,將積極響應四川省和成都市關于發展低空經濟的戰略部署,全力服務成渝低空經濟示范區建設,持續深化無人機及其應用技術的創新研發,為推動國家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