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2日,環太平洋地區幼兒教育研究協會(Pacific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簡稱PECERA)2025年國際研討會在上海舉行。作為本次PECERA 2025年國際研討會的展示園,虹口兩所幼兒園西街幼兒園與星貝幼兒園迎來了全球幼教同行、學者,向他們展示了虹口學前教育在“全球化與本土化”融合中的創新實踐。
兩所幼兒園立足區域文化特色,以兒童發展為核心,分別從藝術教育、運動課程、數字化保育等維度,呈現了高質量學前教育的“虹口樣本”。
作為一所擁有百年園史的上海市示范園,西街幼兒園以“以藝養根”為理念,深耕藝術教育三十年,將海派文化融入課程,支持幼兒在多元藝術表達中實現個性成長。
星貝幼兒園則聚焦“讓每一個兒童都動起來”,通過自然融合的運動空間、自主游戲模式及數字化保育生態,構建起“身動、意動、情動”的全面發展支持體系。
兩所園所雖特色各異,卻共同體現了虹口學前教育“尊重兒童主體性、融合在地資源、創新教育形式”的實踐樣態。
據悉,該活動由上海師范大學主辦,香港教育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協辦,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指導。本屆年會以“新時代的幼兒教育:課程與教學法的全球化與本土化”為主題,分論壇圍繞“上海高質量推進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發展之路”“可持續發展教育”“家庭教育與家園社協同共育”“學前教育數字化轉型”等12個主題展開交流。
虹口區也是分會場之一,并有10篇論文入選本次會議,研究內容涵蓋基礎理論、教育管理和教學實踐等多個方面,向來自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的400余位教育政策制定者、學者與實踐者,全面展示了虹口的實踐探索與階段性成果。
在平行論壇中,虹口區教育局作了題為《以童年足跡丈量成長之路——“虹腳丫”區域品牌賦能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報告。虹口區立足“文化三地”資源,踐行“幼兒發展優先”理念,以打造“虹腳丫”區域品牌為實踐載體,積極探索課程資源與地域優勢的融通創新,構建了“歷史滋養—現實體驗—未來銜接”的貫通式育人路徑。
虹口區教育學院學前教研室聚焦質量提升與關鍵挑戰,深入開展學前兒童入學準備與數字化賦能園內外實踐體驗活動的研究。在論壇中,虹口區教育學院介紹了研究成果轉化應用情況,團隊遵循“易于理解、廣泛接受、科學有效”原則,開發了3I模型,并采用游戲化的情境將其可視化為“入學準備能量瓶”輕載型應用專利。同步開發跨學段的“家園社分層分類指導策略”和“幼小銜接課程任務群”,形成家園校協同的教師支持和家長支持系統。還分享了以數字化賦能園內外實踐體驗活動,開發了“虹腳丫輕載型親子互動手冊”,該手冊將幼兒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的學習方式與園內外實踐體驗活動有機結合,幫助教師和家長提升師幼互動和親子互動過程中的游戲力與勝任力。
虹口區教育局表示,本次PECERA 2025年國際研討會虹口分會場的舉辦,是虹口區學前教育發展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區域實踐融入全球教育對話的積極嘗試。虹口教育將繼續以開放的姿態與世界同行攜手,在全球化與本土化的交融互鑒中,持續深化區域改革,為每一個孩子的幸福童年提供最用心的呵護,為學前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虹口力量”。
記者:張燕麗
圖片:虹口區教育局
編輯:張燕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