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秋臣
我想,標題已經清楚傳達本篇文章的主要觀點了。
要不是楊紫和李現來演,這破爛劇情真看不下去,也很難追到最后。
作為豆瓣7.8分《國色芳華》的續作,《錦繡芳華》交出這樣的答卷,屬實有點令人失望。
或許劇方也明白,就像《長相思》兩部曲一樣,若是分開播出還能保住第一部的口碑,合起來便真的是輸光所有的籌碼了。
葉秋臣上次的劇評,主要講了1-12集,所以本次就主要講13-24集這后半段的內容。
整體來說,《錦繡芳華》講了一個非常奇怪的故事,許多地方都極度不合理,不合理串聯了不合理,甚至找不到不合理的源頭在哪了。
不論是劇情故事還是演員本身,似乎每一個舉動都在完成某個被發放的既定任務,到了固定節點就必須進入到下個階段的狀態,也甭管情緒和氛圍烘托是否到位了,邏輯是否完全理順了,總之集數和進度條已經到位了,就不得不做。
合不合理?
算了,演完就行。
每一幕都抱著必須出片的信念在演,名場面的高光可以用來在短視頻平臺做宣傳,劇照是否好看才是標準。
楊紫和李現是盡全力了,如果不算在《我的時代,你的時代》里的客串出演,《國色芳華》&《錦繡芳華》系列是兩人的正式二搭作品,默契度自然是極高的,該放糖的時候一點也不含糊,后半段這倆親的啊,多且密,嘴唇互碰簡直就像握手擁抱一樣簡單,甚至我都覺得糖撒得有點過于猛烈了。而且眼神也是極致拉絲,尤其是李現,仿佛真把劇中的某些情感刻入了DNA。
真的,要不是為了看這對CP的感情戲,我都撐不到最后一集。
目前來看,吸引力最強的應該就是17集和19集,互相確認對方心意的突然一吻,以及男主短暫“下線”的震撼感。
但復活是肯定的,從下線那一刻開始,我就已經在等著他復活歸來的劇情了。
劇本安排的刻意之處太多了,為了凸顯女主的膽識和勇氣,竟然把設定是人精的蔣長揚寫得很沒有謀劃和城府,竟然全靠何惟芳主動來送PLAN B渡過難關。
為了強化女主,竟然弱化男主。
女主聰明的時候,身邊的壞人們也集體降智。
大結局里,蔣長揚與何惟芳制作了一堆分身在長安搞管理,他倆則改名去隱世經商了,順帶幫三郎查一查貪官污吏。
反派里,劉暢被當初自己陷害的那個學子刺中要害而亡,坦白講我一直以為此人早已不在世,畢竟劉暢不是那種留后患的性格,但為了送走反派的宿命感,還是強行“復活”了他。
劉暢的轉變很突兀和詭異,你說他臨陣倒戈也對,但又稱不上臥底,僅僅是為了保住一命罷了。但他又額外求三郎保住縣主的命,好像是大是大非后頓悟了,但想法其實立不住腳。
縣主在準備結束自己性命的時候遇見了出家人,不出所料還是走了被感化的路子,這部劇給女性角色的安排總是更體面一些。
張雅欽就算是淡妝也特別美,快火起來吧,你值得更好的角色和劇本。
《錦繡芳華》里有些小細節做得還是很不錯的,比如正確使用了“凱旋”,讀對了“徇私枉法”等等。
另外有部分臺詞也讓我印象深刻,比如三郎那句“上位者承其貴重,亦當承受非議與罵名”,以及劉暢對縣主那句“你能強留住我,怎知我留不住她”(夫妻倆在愛情里互相照鏡子)等等。
但不足之處亦有很多,甚至影響了整體的觀感。
追劇時,我有個感受非常奇怪,不知道其他觀眾是否贊同,就是劇情看待小配角的態度。明明在一個以“拯救”為核心主題的劇里,但只要咖位不夠,那么小小配角們便可以輕易下線,只為了烘托某種悲壯和痛苦,很不舒服。就算劇方有些深刻的東西想講,但這等人命如草芥的筆法,真有些本末倒置了。
為了表達觀點,人與事往往設計得非此即彼,然而現實里是有很多灰色地帶的,但劇中似乎只有理想化的黑與白。
而且我也不知道這個系列劇有什么考慮,大街上的群演里各種明顯的女扮男裝,違和感特別重。
另外劇中角色也有些舉動并不合理,比如當寧王遞上來刀時,竟然所有人真的在猶豫是否干掉蔣長揚,難道不該想著擒賊先擒王嗎?
此類漏洞甚多,不一一列舉了。
以服道化和明星陣容的配置來講,《錦繡芳華》這部作品本可以拍得更好,但結果卻偏偏事與愿違。
不該如此,也不應如此。
文/葉秋臣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