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航母霸權崩塌進行時:70架殲-15T鎖死西太,福特級淪為空架子?
當五角大樓為“肯尼迪”號航母延期交付焦頭爛額時,中國沈飛的生產線上,編號“70”的殲-15T重型艦載機正噴上最后一層隱身涂料。 美軍引以為傲的11艘航母神話破滅,現役僅剩10艘,而中國三艘航母卻迎來全球唯一的重型艦載機戰隊——這不是科幻劇本,而是2025年西太平洋的真實力量對比。
70架殲-15T滿編三航母:重型戰機的降維打擊
遼寧艦甲板停滿24架灰藍色殲-15T,山東艦同步完成換裝,福建艦的電磁彈射器旁排列著36架彈射型號。 70架量產機補齊中國航母最后一塊短板,從滑躍甲板到電磁彈射,三艘航母實現全體系作戰覆蓋。
相比美軍F/A-18E/F“超級大黃蜂”,殲-15T的33噸全重、8噸載彈量形成碾壓優勢。 它背上的氮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超300公里,抵近沖繩時能同時鎖定20個目標,而“大黃蜂”的APG-79雷達只能看220公里。 更致命的是霹靂-15導彈——射程300公里,雙向數據鏈可中途切換目標,美軍飛行員哀嘆:“我們舉著匕首對抗長矛! ”
電磁彈射之爭:福建艦45秒彈射兩架,福特號故障率飆升
福建艦的電磁彈射器每彈射2000次才需檢修,而美國“福特號”每181次彈射就故障一次。 中國工程師用常規動力實現穩定供電,甲板調度效率反超核動力航母:45秒彈射兩架戰機,單日起降260架次。
殲-15T的前起落架暗藏玄機:粗壯支柱內嵌電磁彈射鉤,既兼容福建艦彈射,又能降落在遼寧艦滑躍甲板。 這種“彈滑雙修”能力全球獨一份,實戰中可跨航母連續作戰,美軍F-35C卻因起落架強度不足限制部署。
400公里外獵殺鏈:預警機指揮導彈點名F-35
空警-600預警機從福建艦升空,機背圓盤雷達掃描500公里范圍,隱身目標無所遁形。 它向殲-15T發送加密坐標,飛行員按下發射鈕——霹靂-15呼嘯而出,在預警機引導下撲向400公里外的F-35C。
這套“預警機+導彈”的獵殺鏈專治美軍痛點。F-35C雷達探測距離僅180公里,依賴E-2D預警機提供目標信息。 但空警-600的探測半徑比E-2D遠150公里,當霹靂-15進入末段主動制導時,F-35的雷達告警器才剛響起。
造船廠對決:56座中國船塢碾壓美國獨苗
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焊工平均年齡55歲,干船塢僅剩3座,“肯尼迪”號因升降機故障延期兩年。 而中國江南造船廠004核航母分段已合攏,大連船塢同步改造山東艦——56座10萬噸級船塢支撐多線作戰。
美國國會報告承認:福特級電磁彈射器40%零件依賴進口,而中國福建艦彈射器國產化率100%。 當“尼米茲”號退役導致美軍航母跌破10艘時,中國三航母戰斗群正演練殲-15T與殲-35混編突擊。
西太新規則:鷹擊-12飽和打擊撕碎防空網
四架殲-15T從福建艦彈射升空,每機掛載4枚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16枚導彈以4馬赫撲向航母戰斗群,末端蛇形機動避開“標準-6”攔截。一枚命中即可重創萬噸驅逐艦,十六枚齊射足夠癱瘓整支艦隊。
美軍被迫調整戰術:航母后撤至關島基地,用“分布式作戰”分散風險。 但殲-15T的1500公里作戰半徑已覆蓋宮古海峽,配合空警-600的指揮鏈,西太平洋600公里半徑成美軍航母禁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