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到嗎?劉亦菲缺席白玉蘭頒獎禮的事兒,就這么被王晶的一句評價帶火了。
昨天,70歲的王晶在視頻節目里直接說到點子上:‘劉亦菲算不上天賦型演員,可她的觀眾緣真是和趙雅芝有得一拼?!?/p>
短短一天,#王晶評劉亦菲觀眾緣#的話題就被大伙兒刷爆,相關視頻在抖音上點贊數輕松突破百萬。
虎撲網友還專門投票,結果顯示多數人支持‘努力才是關鍵’,小紅書那邊‘劉亦菲20年對比’的討論熱度也是相當高。
這一堆數據都說明:觀眾們用實際行動把票投給了劉亦菲。
王晶這波對比實在精妙。
人家趙雅芝可是天生的演員料,《上海灘》的馮程程和《新白娘子傳奇》的白素貞早成了好幾代人的共同回憶。
反觀劉亦菲的觀眾緣,全是她一部部戲累出來的。
18歲那年拍《神雕俠侶》,寒冬臘月里整個人泡在瀑布水下拍打戲,眼睛凍得都睜不開,她卻偏要把戲拍完。
最近演《玫瑰的故事》的生娃戲份,她提前幾個月觀察孕婦的一舉一動,連呼吸頻率都學得一絲不差。
事情真的這么簡單?王晶說過‘觀眾緣是專業精神帶來的副產品’,這話可點醒了市場。
《玫瑰的故事》里那件黃沖鋒衣火速賣空,她戴的同款戒指也被搶購一空,劇中‘黃玫瑰’花店生意更是跟著狂漲。
這類‘劉亦菲效應’的根源,不就是她把趙靈兒、小龍女那些角色演活了,讓60后到00后所有人都對她著迷?
某平臺數據顯示事件后《夢華錄》猛沖回熱播榜前排,觀眾緣的分量被徹底擺到了桌面上。
正因為觀眾緣需要慢慢攢,整個圈子都跟著調整方向。
有些數據分析公司新搞出‘國民度指數’,把經典角色影響力、跨年齡受
眾比例都算進去;投資方也忙著推類似《夢華錄》的項目,2025年立項的古裝劇里有不少打‘女性成長’牌。
品牌商更是嗅覺敏銳——花西子很快出聯名禮盒叫賣‘觀眾緣’,芒果TV也開了演員專題欄目。
這些變化全呼應了王晶評價帶來的漣漪效應。
再說白玉蘭頒獎禮那事,網友們撐劉亦菲的樣子反倒成了最佳證明。
當一些人酸她‘輸不起’時,粉絲們立馬反駁‘拍戲趕工’‘尊重其他獲獎者’,王晶的話正好火上添柴。
也許就像劉亦菲自己常說的:‘演員的價值不在領獎臺上,而在每次鏡頭亮起的瞬間。’
眼下這流量橫行的娛樂圈,能紅一年靠運氣,但像她這樣紅20年的鐵定是靠那股拼勁。
回想21年前那個深夜,剛收工的劉亦菲不愿坐車,獨自跑回租屋說要‘活動筋骨’。
現在從瀑布下的打女變帶貨女王,她一直把每個角色磨煉成通向觀眾心底的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