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馬蓓
清晨7點半,新疆長安中醫腦病醫院腦病九科的走廊里,化常金正推著治療車穿梭在病房間,仔細核對患者信息。這個去年從山東現代學院護理專業畢業的高校畢業生,一年前還是個對中醫操作生疏的見習生,如今已能獨立完成多項中醫適宜技術操作。
7月8日,化常金正在為患者講解如何使用醫院小程序查看檢查報告。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馬蓓 攝
“剛開始見習時,給患者做中醫護理手都在抖。”7月8日,化常金一邊給患者做艾灸,一邊回憶。“怕力度掌握不好,就在自己胳膊上試,直到熟練為止。”
2024年,化常金看到新疆人社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就業見習政策,就來到醫院護士崗位見習,政府每月2070元的見習補助,加上醫院額外的2000元生活補貼,讓他能安心留在新疆。
同批來參加就業見習的還有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2024屆畢業生皮云妹。上午9點,她正在重癥監護室給患者翻身,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來到醫院后,她的白大褂口袋里每天裝著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帶教老師教過的醫療護理知識。
對就業見習生,新疆長安中醫腦病醫院采用“雙培養”模式,前兩個月由老護士手把手帶教。化常金記得,第一次給氣管切開的患者吸痰,患者劇烈咳嗽的樣子讓他出了一身冷汗。“老師一邊握著我的手控制吸痰管,一邊教我進管慢、退管穩、時長不超15秒的吸痰方法。”現在,他不僅克服了恐懼,還在全院心肺復蘇比賽中拿了第二名。
皮云妹則對中醫技術興趣濃厚。“學校沒教過五音療法,見習時跟著老師學,才知道不同樂曲能調理不同臟腑。”她指著治療室的播放器說,給煩躁的患者播放《梅花三弄》,確實能讓他們平靜下來。為了掌握穴位位置,她在自己身上畫標記,反復練習。
7月8日,皮云妹為患者做治療。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馬蓓 攝
除了專業知識,皮云妹還學會了很多溝通技巧。“見習時處理過一個昏迷病人,夜里需要翻身,但護工卻嫌麻煩不肯動彈,讓我有點不知所措。”皮云妹回憶,“后來我學會了搬救兵,請值班醫生幫忙溝通,既能避免沖突,又保證了患者安全。”口袋里的小本子上寫著:溝通不是說服,而是達成共贏。
就業見習政策解決了兩人見習期間的后顧之憂。“見習補貼夠基本生活,不用向家里要錢。”化常金說,醫院還幫他們協調租房,離單位只有2公里。皮云妹則受益于學校的不斷線就業幫扶,“老師每周都會向我了解就業見習的情況,遇到困難也會幫我跟醫院溝通協調。”
6個月見習期滿,兩人因表現優秀被醫院留用。化常金加入了醫院壓力性損傷小組,剛完成一個護理質量項目,同時還負責科室培訓文件制定,計算機特長也有了用武之地;皮云妹調至重癥科,前不久還去自治區人民醫院進修。“轉正后工資提高了不少。”皮云妹笑著說。
“要是沒這個就業見習政策,我可能還在老家,為前途迷茫。”化常金說:“新疆給了我機會,我想在這里扎下根。”
新疆長安中醫腦病醫院副院長巨錦峰算過一筆賬:從2020年6月起,醫院累計吸納71名見習生,53人留院,獲得政府補貼39.5萬元。“既補了資金,又添了人才。”他說,年輕的見習生們為醫院注入了活力。
如今,像化常金這樣通過就業見習留在新疆的青年,越來越多。他們不僅增強了專業技能,更收獲了職場經驗。今年截至7月,新疆已發布就業見習崗位9733個,2620名青年通過就業見習邁過初入職場第一道坎,在這片沃土上開啟新的人生。
來源:天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