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咱們聊聊最近熱騰騰的一件大事:特朗普又“開炮”了,而且這次是對著墨西哥和歐盟!
當地時間7月12號,特朗普在他的“真實社交”平臺上發了一封公開信,分別寫給墨西哥和歐盟。這封信內容不長,但分量十足:從2025年8月1號開始,美國將對來自墨西哥和歐盟的所有商品征收30%的關稅。
注意,是“所有商品”,不是挑著幾個征,而是一個大鍋端,一律30%。這已經不是敲山震虎了,這是直接扔雷。
那為啥要征稅?特朗普自己說了:墨西哥要是能在打擊販毒集團、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方面取得“實質性成果”,那美國可以考慮重新評估這個稅率。換句話說,如果你墨西哥能把毒品和非法藥物管住,我們美國也可以考慮“談談”。
至于歐盟這邊呢,特朗普的要求也很直接:你們要是愿意把市場向我們美國打開,把你們的關稅、非關稅措施、各種貿易壁壘都取消掉,我們再來聊關稅的事。不然,這30%的稅,不是說著玩的。
聽到這里,可能有人要問了,特朗普這次是突然搞事嗎?其實不是。最近他已經陸陸續續給2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寫信,說從8月1號開始,美國將陸續對這些國家的出口產品征收新的關稅。
而且他在7月10號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采訪的時候還透露,其他那些還沒收到信的國家,也別高興太早,說不定很快也會“收到通知”。他說,那些國家如果不能好好談貿易,很可能會面臨15%到20%的統一稅率。
你品品,這基本就是在說:你不動,我就動;你讓,我就留;你不聽,我就加碼。
他這招怎么說呢?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美國優先”。國內選民聽著可能覺得挺爽:總統上來就給你打貿易保護牌,要替我們本國工人爭口氣。可是在國際上,這可就是要引發一連串反應的大事了。
首先是墨西哥。這幾年美墨之間的貿易量非常大,汽車、電子、農產品各種各樣的產業鏈早就深度綁定。你說突然來個30%的關稅,墨西哥的出口企業怎么辦?他們的貨要是進不去美國,價格直接漲一大截,那還怎么跟別人競爭?反過來,美國市場上這些商品價格也可能會飆升,老百姓要是買個鱷梨、玉米片、甚至汽車零件都貴了,那可真不是小事。
再說歐盟。特朗普上臺的時候就和歐盟關系不太和諧,現在這封信更是把矛盾放到桌面上來了。歐洲那邊的汽車、機械、葡萄酒、奢侈品在美國市場份額也不小,30%的關稅一來,直接影響整個產業鏈。歐盟要是反過來也加稅呢?那貿易戰就不是“可能”,而是“開始”了。
其實,說白了,特朗普的這一套操作就是典型的“極限施壓”。你看他的條件很清楚:墨西哥必須打擊販毒,歐盟必須開放市場。這兩個目標,聽起來也不無道理,但問題在于,這樣的“談條件”,方式太激進了。你不給我結果,我就先給你壓力。而且不是一點點壓力,是30%的關稅。
你要是問:“他真的會這么做嗎?” 按照特朗普過往的風格,別說30%,他想整50%的時候都有可能。關鍵在于,他不一定非要動手,但他一定要先把姿態做足。讓你知道,他是來真的。
而且,這事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動作,它還有非常強的政治信號。特朗普在告訴選民:“你看,我上臺之后不會任由別國占美國的便宜。” 同時也在告訴世界:“要跟我做生意,得重新談規則。”
現在問題來了,這波關稅風暴會不會成真?其他國家會不會跟進反制?這場貿易戰會不會像2018年那樣從中美打到全球?
短期來看,各國肯定都得開緊急會議研究這個問題。畢竟從現在到2025年8月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大家還有談判空間。但長期來看,特朗普要是真的再次上臺,這種“先發制人”的關稅策略,可能會成為他處理外交和經濟關系的常規操作。
總之,這次不是單純的口水戰,是真實信件+具體日期+明確數字。這不是空話,而是開局。
各國怎么辦?繼續談,繼續拖,還是直接開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