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夏日限定又來了!
前幾天,朋友跟我講重慶光環購物中心的“重慶森林”里迎來了新住客——金魚。
它們身處城市森林式商場的中庭,被綠植與陽光包圍,與自然仿佛融為一體。
因此,吸引了許多拍照打卡、遛娃和駐足欣賞的人。
重慶光環商場早已因“生態森林式”建筑設計在城市中脫穎而出。
層層綠植、光井灑落、空間縱深感強,仿佛一座懸浮在購物中心的城市花園。
而金魚的引入,則是一次美學上的點睛之筆。
它們不是某個寵物展的臨時嘉賓,也不是新開的水族店的陳列樣本,而是作為一種長期存在的空間裝置藝術,被巧妙地布置在光環商場的不同角落,與瀑布、綠植和漫步道一起,成為這片城市森林的一部分。
第一次看到那抹游動的金紅色時,我幾乎以為自己出現了錯覺——誰會在商場里放金魚呢?
但當你穿梭在這片“人造森林”之中,聽著水流的聲音,看著孩子們趴在玻璃池邊笑著叫喊,你會意識到:這并不荒謬,反而極其合理。
因為它提醒我們,商業不只是消費的場所,也可以是人與自然重新連接的介質。
而金魚,正是那一絲柔軟的象征。
金魚的出現,不僅僅是一種視覺上的“新鮮感”,它的意義,遠比你看到的更多。
金魚是自然的象征,是東方美學中靜謐與流動的結合。
當它在鋼鐵構筑的購物中心里再現,像是在低聲呼喚我們:自然從未離開,它就在我們的身邊。
金魚是時空的縫隙,它能打破商場只是“消費”這個空間的單一邏輯。
他能讓匆忙趕路的人停下腳步、讓拍照打卡者思考空間的意義、讓小朋友第一次接觸到真正的水生動物……
這是城市記憶的重疊與展開,也是空間多重價值的具象體現。
我們不妨再問一個問題:為什么要在商場里引進金魚?
答案之一,當然是吸引人流。
但除此之外,它還回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城市公共空間的“正義”問題。
今天的城市正在經歷兩個極端:
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聚集于商業中心,幾乎將其當成“生活中心”;
另一方面,我們越來越難找到不消費、不擁擠、可以自由呼吸的城市空間。
在這樣的背景下,光環商場的森林、金魚、瀑布、光影投影……不再只是“裝飾品”,而是一種對公共空間進行修補與重構的嘗試。
重慶是一座山水之間的城市,而光環則是在城市森林之間構建出的“另一重自然”。
在消費主義盛行的今天,這樣的場景讓人動容,我們仍然可以不通過買單來獲取美感,我們仍然有權在城市之中尋找詩意。
而金魚,恰恰是那句詩的句讀。
我們不妨停下來,讀一讀它。
/ 文末話題 /
你去光環打卡夏日新皮膚了嗎?
編 輯EDITOR
嘻 嘻
攝 影PHOTO
嘻 嘻
設 計DESIGNER
芥 末 拿 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