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8時,隨著清水溝流路自然保護區北岸黃河口1號閘關閘,2025年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生態補水圓滿結束。本年度累計向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生態補水1.78億立方米,其中清水溝流路補水1.56億立方米,刁口河流路補水0.22億立方米。
本次黃河大流量過程生態補水期間,清水溝流路先后開啟11個取水口補水,最大補水流量263.8立方米每秒,累計補水量1.56億立方米,其中南岸大汶流自然保護區生態補水0.87億立方米,北岸黃河口自然保護區生態補水0.69億立方米;刁口河流路生態補水自7月1日開始,7月9日結束,期間最大引水流量49.3立方米/秒,渠首累計引水量0.22億立方米,進入一千二自然保護區0.14億立方米。本年度,刁口河生態補水僅用30個小時就實現了樁埕路橋過流,水頭進入一千二自然保護區的時間比2024年縮短11小時,再創歷史新高。
為持續推動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規范做好2025年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生態補水工作,東營市下達了相關通知,進行安排部署;黃河河口管理局作為主要牽頭單位,與相關單位密切配合,積極聯動,加強補水期間巡查,確保生態補水順利有序開展。
補水期間,黃河河口管理局多次進入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督查清水溝流路生態補水情況,逐一查看取水口運行狀態;派出督導組駐守現場對刁口河生態補水進行調度、巡查和指導,組織相關單位按照分工分段,24小時值班值守,利用無人機和視頻監測系統實時河道沿線進行巡查,確保補水安全和專水專用。
下一步,黃河河口管理局將對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本年度生態補水成效進行調研,密切關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秋、冬季可能發生的生態補水需求,視情做好相機補水工作,積極助力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修復。(大眾新聞記者 張園園 通訊員 聶莉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