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的任上,烏克蘭和俄羅斯展開了激戰。他也因為俄烏沖突的爆發,成為了一名備受矚目的“戰時總統”。
烏克蘭能與俄羅斯長久作戰,離不開美國的軍援。在各大新聞平臺上,頻頻可見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先是拜登,后是特朗普的互動。
只是,美國援助的本質是生意,當澤連斯基講國運寄托于美國的霸權承諾時,他即便扯下了美國的遮羞布,也不能對美國有所傷害。
相反,美國早就已經不裝了,澤連斯基再是不忿,還是成為了霸權棋局中的妥協者。
政治新人當選烏克蘭總統
2019年4月,律師和喜劇演員出身、毫無從政經驗的澤連斯基當選為烏克蘭新一任總統,出乎了眾人的意料。
要知道,烏克蘭自獨立以來,就出現了政治精英集團和經濟寡頭集團勾連的現象,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現象越發突出。在這種情形下,烏克蘭內部滋生了嚴重的腐敗問題,政壇內部爭斗不斷,總統選舉也充滿著“交易”。
澤連斯基作為一個從未有過從政經驗的新人,能夠突破重重“封鎖”,站在選民的面前,無疑有著巨大的“運氣”。
澤連斯基是一個很會“答卷”的候選人。
一方面,他知道從未有過從政經驗是自己的一個劣勢,在競選總統途中很是注重避開這一短板,始終沒有在選舉中提出特別具體的執政綱領。涉及內政外交的話題,他一概只做方向性的模糊表態。
另一方面,他又抓住了重點,針對烏克蘭民眾最在意的貪腐問題,一再打出了“反腐牌”,換取了更多選民的支持。
在大打“反腐牌”這一點上,澤連斯基比其他的候選人更具備優勢。這和他曾作為一名喜劇演員,在諷刺喜劇《人民公仆》中出演了一名敢于與政客、寡頭斗法的“清廉總統”有關。
澤連斯基在競選的過程中一再設法使選民相信他在劇中是一名清廉總統,在現實里也將成為一名清廉總統,并順勢提出了一些符合底層民眾心理的口號,成功使他們堅定了將選票投給他的念頭。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的研究員趙會榮針對這場總統選舉的結果做了分析,稱澤連斯基能夠突破政治精英集團和經濟寡頭集團的“封鎖”,打破烏克蘭東西部選民對立的局面,以大幅領先于其他候選人的得票率成功當選為烏克蘭總統,反映了烏克蘭選民的“反建制”心態。
在烏克蘭選民看來,澤連斯基是一名尚沒有被烏克蘭腐朽的政壇“同化”的政治新人,代表著一種新的可能,一種新的希望。
他們期盼澤連斯基上臺后能夠給國家帶來新氣象,期望他能夠在此前一直被忽視的經濟問題、民生問題上有所作為。
只是,澤連斯基的執政之路注定會十分坎坷。
要知道,烏克蘭自2014年開始實施議會總統制,總統執政不僅受到政府和議會的制約,還要受到國內經濟寡頭、大國干涉等因素的影響,出現了總統權力分散化、碎片化的現象。這意味著總統權力大幅縮小,總統想要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有所作為變得更加困難。
澤連斯基作為一個沒有多少根基的政治新人,在多方勢力的威壓下,更是面臨了更大的難關。
尤其是自2014年烏克蘭爆發政變,推翻當時親俄的亞努科維奇政府,全面倒向西方之后,受烏克蘭社會民意的裹挾以及外部力量的助推,不管誰上臺執政,在涉及烏克蘭核心利益的烏東部問題上,都避免不了和俄羅斯站到對立面,也很難從根本上轉變烏克蘭與俄羅斯分離、向西方靠攏的趨勢。
這也是澤連斯基原本在烏東部問題上的立場相對溫和,對俄羅斯的態度相對榮和,卻在當選為總統之后,尤其是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哪怕只為保住自己的執政地位,也要始終保持強硬態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澤連斯基扯下美國的遮羞布
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之后,烏克蘭在很長時間里成為了世界輿論的中心,澤連斯基作為烏克蘭總統也受盡了各國的重點關注,美國還將其稱為“年度風雨人物”、“在歐洲最具影響力的人”。
只是,這位前律師和前喜劇演員在轉型成為總統的路上看似收獲了巨大的成功,實際上卻顯露了他虛弱或者說外強中干的一面。
烏克蘭國內嚴峻的反腐形勢首先就是壓在他肩上的一大重擔,后來俄烏沖突爆發,風云變幻的俄烏戰場形勢、烏方的巨大傷亡,以及遲遲未到的西方現代主戰坦克援助等等,更使這些“戰時總統”越發滑向絕望的深淵。
俄烏沖突的本質,其實是俄羅斯與美國霸權的地緣角逐。
烏克蘭會牽涉其中,既與其同俄羅斯存在歷史、地緣、民族的多重矛盾有關,更與其成為了美國的代理人戰場脫不開干系——美國企圖利用烏克蘭消耗俄羅斯的實力,同時鞏固對歐洲的控制。
這也是俄烏沖突爆發之后,烏克蘭能從美國、歐洲得到不少的軍援用以同俄羅斯作戰的原因,也是烏克蘭盡管在戰場上損失慘重,未得美國同意,始終難見和解曙光的重要原因。烏克蘭想要從戰場上脫身困難重重。
在俄烏戰場上,烏克蘭的綜合實力遠遜色于俄羅斯,烏克蘭能粉碎俄羅斯“閃電戰”的計劃,將這場戰爭發展為長久戰,離不開美國和歐洲的軍援。
也因此,長期以來,澤連斯基在同美國總統如拜登、特朗普的交往中因“有所求”而顯得比較弱勢。
但盡管如此,他也并非能夠事事如愿,因而在心中也越來越擠壓了對美的不滿和怒氣。
2024年,澤連斯基就在公開場合揭露了美國所謂上千億援助的真相,聲稱美國實際交付給烏克蘭的軍援不足其中的一半,暗示美國官僚系統貪腐吞噬了巨額資金。
期間,他還不乏嘲諷地表示,美國對烏克蘭的軍援“本質是一門生意,與自由民主無關”,言下之意是美國打著“自由民主”的旗號支持烏克蘭在烏東部問題上與俄羅斯展開戰場,實際卻是將烏克蘭當做其代理人戰場,“借軍援收割經濟和地緣利益”。
澤連斯基怒極的表態,扯下了美國的遮羞布,也戳破了美烏所謂“價值觀同盟”的神話,將丑陋的真相盡顯于人前。
不過,提到美國的遮羞布被徹底撕裂的標志性事件,當屬2025年的“白宮爭吵”。
原來,2024年美國大選落下帷幕,尤其是在2025年1月特朗普開啟總統第二任期之后,美國新政府就對原先答應給予烏克蘭的軍援增設了新條件。
特朗普表示,烏克蘭不再能夠“免費”從美國處得到了軍援,而應該以稀土、鈾礦等戰略資源來換取。
甚至,特朗普還企圖對烏克蘭進行更進一步的經濟殖民,聲稱烏克蘭應將將來50%的資源收益注入美國控制的資金,烏克蘭港口、能源設施等核心基礎設施的控制權也應該轉交給美國。
這是一個十分無理且貪婪的要求。澤連斯基為爭取特朗普的支持,持續拿到美國的軍援,卻下定決心通過“資源畫餅”,和特朗普上演一場雙向互欺的荒誕劇。
澤連斯基向美國提交了一份真實性嚴重存疑的“勝利計劃”,聲稱烏克蘭擁有超1萬億美元的礦產資源,愿意同美國簽署礦產協議,以美國保障烏克蘭方面關于“安全保障”的核心訴求為交換,將資源賤賣給美國。
2025年2月,澤連斯基訪美,并在白宮會見特朗普政府,就是要與其簽署相關協議。
換言之,按照原本的計劃,這場在白宮召開的公開發布會只是特朗普給美國帶來一份“雙贏”的礦產協議而走的形式。
只是,按現場的情況來看,澤連斯基明顯有別的打算。
澤連斯基帶來了幾張烏克蘭戰爭受害者的照片,開始大談烏克蘭需要美國的安全承諾,包括防空武器等武器的持續支援的話題,并表態稱普京在和談中不可信,反復打斷特朗普的發言。
澤連斯基的“不按常理出牌”打了特朗普政府一個措手不及。特朗普感覺受到了冒犯,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卻礙于鏡頭多有忍耐。
事情開始失控是在美國副總統萬斯插話之后。萬斯批評澤連斯基“試圖在美國媒體面前質問我們是不尊重的”,雙方也就開始了爭吵,讓這場發布會最終演變成了一地雞毛的鬧劇。
特朗普也當眾羞辱了澤連斯基,聲稱澤連斯基“手里沒牌了”,“什么都不是”。澤連斯基的團隊甚至沒能留下享用原定的午餐,很快被驅逐出了白宮。
其實,澤連斯基扯下美國的遮羞布,對美國并沒有造成多少“名譽”上的傷害,只因為美國早就徹底拋棄了價值觀外衣,將其霸權思想“去偽裝化”。
不管是之前的拜登政府,還是現在的特朗普政府,盡管在表演風格上有所差異,卻都沒有掩飾其掠奪本質,將地緣勒索包裝成了“商業邏輯”,要求烏克蘭向其上交“保護費”。
而白宮爭吵之后,澤連斯基的“感謝外交”則形成了一個屈辱閉環,是對美式“援助”真相的殘酷解構。
參考文獻:
解放日報 美烏分歧“新章節”暴露什么
光明日報 美烏吉達會談的幕后
環球時報 “沮喪憤慨”,烏總統提前離開G7峰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