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參數升級,用戶痛點是唯一創新坐標。”
作者丨徐陟
編輯丨劉偉
一場意外的走紅,揭開了一家千億企業“用戶至上”的底層邏輯。
如果不是今年3月“代表通道”上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的“出圈”,拉近了公眾與這位傳統制造業巨頭的距離,很多人可能很難相信,原來不只米粉能許愿,海爾也可以,而且能力強、效率高,用戶許愿的三筒洗衣機,海爾就加緊研發生產直至下線。
用戶才是永遠的頂流。自入駐社交平臺以來,這位掌管著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的企業家,每天晚上都會認真翻看評論區留言,把用戶的每條建議視為“彌足珍貴”的創新源泉。他說,“我要成為網友的‘最強嘴替’,代表網友倒逼企業加快創新,打造出更好的產品體驗。”
但其實,這種“聽勸”態度,海爾已經堅持了四十年。
在近日召開的2025海爾洗衣機科技產品發布會上,海爾再次將“用戶至上”具象化。
01
從解決痛點出發的「重新發明」
從河邊捶打到木桶搓洗,從手動絞擰到電動旋轉,人類清潔衣物的歷史幾乎與文明史一樣漫長。
1928年第一臺電動洗衣機面世,結束了手洗衣物的時代;上世紀50年代全自動洗衣機的誕生,讓清潔效率大幅提升;90年代變頻技術的應用,實現了節能與靜音的突破。然而近二十年來,一部分洗衣機品牌的技術發展卻似乎脫離了用戶的需求——更快的轉速、更多的水量選擇、更花哨的外觀設計,卻未能解決用戶真正的痛點。
當技術本身成為目的,洗衣機就忘記了它為何出發。
2025年7月9日,海爾洗衣機科技產品發布會成為行業分水嶺。海爾洗衣機拋棄“技術堆砌”的老路,而是以用戶真實生活場景為原點,重新構想洗衣機的形態與價值。它們源自對用戶生活的深度洞察:洗衣機本應是清潔的守護者,卻常常成為污染源;分區洗滌需求日益增長,但多臺機器占據寶貴空間;高端面料需要專屬呵護,而傳統洗衣機只會粗暴摔打。
此次發布的新品,并非一次參數升級,而是“重新發明”。它們徹底顛覆了洗衣機的傳統形態和使用邏輯,每一種創新都直指未被解決的用戶痛點。
以多筒分區洗護新場景——海爾融合·洗護家為例。分區洗烘的困境困擾著現代家庭。傳統解決方案是購買多臺洗衣機,但這意味著改水改電、占據大量空間。海爾融合·洗護家以占地僅0.36㎡的緊湊設計,容納了四大獨立洗烘分區。
4大洗烘分區1機融合,占地僅0.36㎡即可實現分區洗烘,大件衣物與小件衣物分開洗、深淺色衣物不混染、面料匹配專屬洗滌參數、內衣專屬洗滌程序均可實現。
多類衣物同時洗滌,互不干擾,真正實現“全家需求一臺搞定”。這種設計背后是對現代家庭結構的深刻理解——不同類型的衣物需求差異、健康意識提升帶來的分類需求、小戶型空間限制的現實考量。
還有終結波輪機百年污垢難題的V轉子洗衣機,直接取消了波輪盤,從源頭杜絕藏污納垢的可能。這款“永遠不會臟”的洗衣機,改寫了波輪洗衣機近一個世紀的設計規則,從被動清潔到主動杜絕污染源。
還有此次全面升級的AI洗護科技,生動詮釋了“用戶痛點驅動創新”的理念。
當用戶抱怨快洗不凈時,海爾研發出了“AI直驅快翻洗科技”,打破行業百年來勻速洗滌邏輯,讓摔打力提升1.8倍、快翻轉次數達到2倍,洗衣機只用29分鐘,就能把全家10件衣服,效果堪比普通洗衣機洗52分鐘。當用戶抱怨智能科技不能真正讀懂人的需求,海爾洗衣機還融合了智慧語音、人感開機、人近即亮等多種智能交互,比如,懷抱衣物時,只要貼近洗衣機30cm,停留2秒,艙門就能自動感應開啟等等。
在用戶痛點面前,海爾不是簡單堆砌技術參數,而是深入理解生活場景的本質需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02
從單品顛覆到全球引領
海爾洗衣機的創新不是孤例,而是海爾智家整體戰略的縮影。這種以用戶為中心、解決真實痛點的創新理念,已滲透至海爾全品類產品,構建起難以撼動的全球競爭力。
2024年海爾洗衣機品牌零售量已連續16年蟬聯全球第一,暢銷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等20多個國家。
更值得關注的是,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聯合發布了全球首個多筒洗衣機性能測試方法國際標準,該標準由海爾主導制定。而標準制定之路,卻充滿曲折:2015年,海爾首次向IEC提交多筒洗衣機國際標準提案,但彼時分區洗的觀念在歐美尚未普及,這一提案遭拒,但團隊并未放棄,而是奔赴明斯克、奧克蘭等會議,以實驗數據說服各方,2017年標準終獲立項,再經多年跨國聯合起草,這一標準才得已正式面世。IEC TC59 SC59D專家瑞納·斯坦明格教授評價:“海爾不僅是全球多筒洗衣機開創者,也是品類標準定義者。”
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來,海爾已主導參與120項國際標準制定,在中國占比高達70%。海爾憑借領先科技和精準洞察,持續引領國際趨勢,助力品牌走向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03
重新發明的不只是產品
2025年3月,AWE展會現場,海爾洗衣機總經理趙弇鋒面對媒體道出樸素而深刻的理念:“用戶買洗衣機的目的是為了洗干凈衣服、洗好衣服,所以用戶關注的是衣服而不是洗衣機。因此,用戶可以不了解洗衣機,但我們必須了解用戶。”
這句話揭示了海爾洗衣機蟬聯全球16連冠的底層邏輯。當技術本身成為目的,創新就會陷入“為科技而科技”的怪圈;當用戶需求成為北極星,科技創新才找到真實的價值坐標。
在西安發布會現場,海爾V轉子洗衣機被取消的波輪盤——它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思維模式的躍遷。海爾重新發明的不只是洗衣機,更是企業價值創造的方式:從“我們能做什么”到“用戶需要什么”,從技術導向到需求導向,從跟隨標準到定義標準。
如今,海爾在全球布局布局35個工業園、163個制造中心,將先進算法、數字孿生和知識圖譜等融入制造流程。但比這些硬件設施更重要的,是海爾構建的“10+N”開放式創新體系,鏈接全球25萬專家資源,讓用戶痛點能夠快速轉化為技術創新。
隨著海爾主導的IEC多筒洗衣機國際標準被全球多數國家采納,中國制造正完成從“出海”到“引航”的歷史性轉變。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海爾模式證明:真正偉大的創新,始于對用戶生活的深刻理解,終于對人類生活品質的提升。
04
結語
海爾洗衣機的創新旅程仍在繼續。當其他企業還在為技術參數競賽時,海爾已悄然改寫游戲規則——不是“我們能做什么”,而是“用戶需要什么”。這種思維的轉變,讓海爾在全球多筒洗衣機性能標準發布會上,從參與者蛻變為定義者。
把標準寫進世界規則,把答案留給用戶生活。海爾重新發明的不只是一臺機器,而是潔凈本身,所以說,其又一次重新拉高了行業天花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