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浙江海寧——這座被譽為“潮城”的東方時尚之都,再次以澎湃的創意能量和產業勢能,點燃了時尚產業的熱情。“2025流行趨勢日”在海納萬象的主題下盛大啟幕。
由原創設計品牌“一直”攜手著名非遺革新者、國風先鋒設計師楊春林(古阿新)帶來的聯合發布秀,以深厚的文化底蘊、精湛的工藝技藝與前衛的設計語言,贏得了現場嘉賓與媒體的高度贊譽。這場秀不僅是一場時裝盛宴,更是一次文化與自然、傳統與現代的深度對話;不僅是對民族文化的深情致敬,更是對中國時尚產業未來方向的一次有力回應。
“塵生·無界”
從侘寂美學抵達無形圓滿
“塵生·無界”這一主題,源于“一直”品牌對于時間肌理與東方哲學的深刻思考。品牌自2005年創立以來,始終致力于探索自然之美與皮革工藝的融合表達,主張以簡約而不簡單的設計語言,呈現一種“呼吸般的寧靜與生機”。
本季系列中,“一直”將東方侘寂美學融入當代服飾語言之中,試圖通過殘缺與斑駁,表達一種超越表象的“殘缺中的圓滿”與“靜默中的力量”。柿染的斑駁感、植物染的原始質地成為關鍵詞。這些看似不完美的紋理,實則承載著手工的溫度與自然的痕跡。
在這個機械復制泛濫的時代,“一直”選擇回歸手工藝的本質,用一針一線講述人與自然之間的共生關系。同時結合數碼印花技術,運用“古技新繹”的理念,不僅讓傳統工藝煥發新生,也讓觀眾感受到時間肌理下的情感溫度。
系列色彩以黑與白為主軸,象征生命的初色與破繭的力量。暗夜色譜中透露出一絲微光,正如“一直”主理人王龍軍所說:“我們希望通過服裝傳遞一種東方民族的療愈之力,是人與自然、人與物品之間的一種共生關系。”
整場秀通過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模特演繹,打破性別與年齡的邊界,展現出“無齡化”設計理念下的包容性美學。70歲的繡娘與超模同臺走秀,既是對傳統技藝的禮贊,也是對時代焦慮的一種溫柔治愈。
以衣為紙,以繡為筆
“一直”與非遺的當代敘事
近年來,“一直”品牌始終秉持“舒適、自然、簡約”的設計理念,堅持“真皮+非遺工藝創新”的核心定位,致力于讓傳統技藝融入現代生活。本次大秀中,非遺推廣大使、設計師楊春林以“以衣為紙,以繡為筆”的理念,與“一直”品牌深度合作,共同呈現一場傳統文化與當代時尚的對話。
本季發布秀以皮革為基底,融合漢麻與民族刺繡,展現東方侘寂美學與苗族絢爛工藝的碰撞。半年研發期內,雙方溝通超萬次,通話逾2000分鐘,修改方案50余次。“一直”團隊更深入苗族腹地,拜訪非遺傳承人,完成對傳統圖騰的解構與再創作。
楊春林將苗繡與侗族蠟染、水族馬尾繡、彝族貼布繡等多民族工藝融合,打造跨越地域的文化交響。明清紋樣如“蝶戀花”被重塑為科技感廓形,傳統蛇紋則以高定姿態詮釋2025生肖能量。他強調:“最后一件民族服飾不應該掛在博物館里,而是穿在行走在未來的路上!”這也正是“一直”倡導的“非遺活化”理念。
此外,本季共有多位繡娘參與制作,“綠馬守護安康”、“56朵刺花拼中國地圖”等作品,每一件都是“活的非遺檔案”。從文化傳承到性別平等,再到年齡包容,這場秀用針線療愈時代焦慮,喚起觀眾情感共鳴。“一直”品牌主理人王龍軍表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追求簡約設計,背后卻是文化的厚度與可持續的責任。”
海納萬象,聚力前行
織就文化自信與未來愿景
這場關于時間、生命與東方美學的大秀背后,離不開海寧皮革城這一國家級時尚產業平臺的強力賦能。
作為2025中國時尚大會的承辦方之一,海寧皮革城再次展現了其在全球皮革產業中的領先地位。依托千億級紡織產業集群與30年的時尚積淀,海寧已逐步轉型為集面料研發、智能制造、品牌孵化于一體的全品類時尚中心。
在這場“塵生·無界”秀中,海寧特色皮革裘皮面料得到了充分應用。無論是質感厚重的皮毛一體,還是輕盈柔軟的羊皮革,都在設計師的巧手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這種“產業+設計+市場”的三位一體發展模式,正是海寧能夠成為中國時尚產業升級引擎的關鍵所在。
正如“一直”品牌,不止于衣。它以舒適為本,自然為靈感,文化為內核,在每一次呼吸間,靜默詮釋東方之美。在這場融合了時間、文化、設計與產業的盛宴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自信、更具包容性的中國時尚正在崛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