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游客盧女士的孩子坐高鐵時將兒童手表裝入垃圾袋遺落在高鐵上,后來垃圾流轉進入垃圾場。發現手表丟失后,家長通過手表定位發現其在大同南站垃圾中轉站。隨后兩名環衛工人在近40℃高溫下,徒手翻找8噸垃圾4個多小時,最終幫兒童找回手表。此事網絡發酵后,在多個方面引發巨大爭議。
1.為彌補個人失誤耗費如此巨大公共資源是否應該?一塊兒童手表也就幾千的價值,而兩名環衛工人在近40℃高溫下,徒手翻找8噸垃圾4個多小時,這其中的人工成本、垃圾站正常工作的誤工成本、兩名工作人員的健康風險成本恐怕遠不止這幾千塊吧?更何況手表丟失是個人失誤,憑什么讓公共部門承擔責任?這樣做真的值得么?
2.忽略了公民平等的法則。很多人在看到這條新聞的第一反應是,如果是自己家孩子不小心把手表扔了,是否也能得到同等待遇呢?很顯然這幾乎是天方夜譚。
3.職場上領導對下屬的極端冷漠。垃圾站工作人員本職工作只包含垃圾的運轉及處理,根本不包括幫人找垃圾。只為了自己得到個好名聲,卻讓自己下屬承擔巨大健康風險去做本不屬于自己職責的工作,這其中的冷漠無情讓人不寒而栗。
也許是后來也覺得如此做不妥,當地已經刪除了該事件的相關宣傳材料,不過既然事情已經發生,想辦法補償好兩位在烈日下辛苦加班的環衛工人也許才是最該做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