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也是一種資訊 ·
>>廣告招商電話:0874-8886655<<
通知
“三伏灸”融合了中醫“天人合一”的智慧,既是千年傳承的養生瑰寶,也是現代預防醫學的重要實踐。借助自然陽氣最盛之時施灸,可事半功倍地調理體質,達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效果。因此,為方便廣大群眾進行貼敷治療,調和陰陽,強身健體,我中心特定于2025年7月21至8月28日上午08:00-12:00時、下午14:30-17:30時在我院中醫科舉行免費“三伏灸”灸治活動(注:活動期間星期六、星期天休息),祝您健康一整個夏天!
我院中醫科常年開展針灸、理療、穴位貼敷及中藥湯劑等治療,歡迎垂詢、治療。
地點:馬龍區婦幼保健院一樓大廳中醫科(沈家山南路69號)
預約咨詢電話:
毛醫生--15287418885
張醫生--13518759045
三伏灸是我國國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療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預防醫學,三伏天是中醫“冬病夏治”的核心療法,依據《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理論,將辛溫驅寒、通經走絡的中藥制成藥膏,貼敷于特定穴位的治療方法。它是中醫時間醫學、針灸學與中藥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肌膚腠理開泄,選取穴位敷貼,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人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所以在夏季治療冬病,往往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根據所要防治的疾病,在相應穴位貼上相關藥餅,通過藥物對穴位的刺激和身體對藥物的吸收以達到調和陰陽、增強體質,調整平衡、治療疾病的效果。
《黃帝內經》云"針所不為,灸之所宜",三伏灸可調動人體陽氣,鼓舞正氣,從而大大提高人體免疫力,共奏治病、強身雙重功效。其核心功效有:
1.溫陽散寒,祛除伏邪;
2.扶正固本,增強免疫;
3.調理臟腑,平衡陰陽;
4.疏通經絡,活血化瘀。
三伏灸時間表
初 伏: 7月20日-07月29日
中 伏: 7月30日-08月08日
末 伏: 8月09日-8月18日
伏后加強: 8月19日-8月28日
三伏灸適應癥
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骨關節疼痛性疾病以及亞健康人群。
① 亞健康狀態及養生保健:素體怕冷、易感冒、腰膝酸軟、夜尿頻、失眠、精神萎靡不振、神疲乏力等。
② 骨關節疼痛性疾病:頸椎病、腰椎病、腰腿痛、老寒腿、強直性脊柱炎、風濕性關節炎等寒濕痹癥。
③ 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炎、平素怕冷、怕風體虛易感冒患者等。
④ 消化系統疾病:胃腸功能性疾病:胃脹、腹痛腹瀉、大便不成形。
⑤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女性宮寒如原發性痛經、白帶清稀、月經不調、卵巢早衰;男性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夜尿頻多等。
⑥ 內分泌系統疾病:如肥胖癥、甲狀腺功能減退、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等。
三伏灸注意事項
1、中藥貼敷后4-6小時,皮膚會發紅,有的人會有刺癢、熱痛的感覺,這是藥物滲透入表皮后的一種自然反應;如皮膚出現水皰,應注意保護好創面,防治感染。起皰后一定不要搔抓,少量小的水皰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皰可用消毒針頭刺破排液,外涂碘伏液,靜待干燥好轉。
2、孕婦、2歲以下孩子以及局部皮膚受損、強過敏及瘢痕體質、活動性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發熱、疾病發作期等,應慎用或禁用。
3、避免洗澡,忌生冷辛辣食物,寬松衣物便于貼敷。
抓住一年僅有一次的“三伏灸”黃金期,用中醫的智慧為您的健康筑基!快攜帶爸媽和親戚朋友來體驗一下中醫三伏灸的獨特魅力吧!
▍內容來源:馬龍區婦幼保健院
▍綜合編輯:馬龍生活網(轉載請注明)
注:
免責聲明: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以作刪除處理。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沖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