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收治了一位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團隊經過詳細評估及反復討論后,根據患者的情況,確定使用一種新型微創治療手段——光動力療法(PDT)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患者王大爺65歲,因呼吸困難2月,就診于當地醫院后發現大量胸腔積液,轉診至山西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行內科胸腔鏡后確診為惡性胸膜間皮瘤。惡性胸膜間皮瘤的傳統治療方法為化療聯合抗血管治療以及免疫治療,但效果不佳,中位生存期往往不到一年。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專家團隊經過詳細評估和討論后,決定使用光動力療法。光動力療法作為一種新型微創治療手段,利用特定波長激光激活光敏劑,精確破壞腫瘤細胞,同時極大限度地減少了對周圍正常組織的影響。
光動力療法不同于傳統放化療的“無差別攻擊”,這種精準治療通過三步走策略實現靶向滅瘤。第一步,靜脈注射光敏劑后,藥物選擇性富集于腫瘤組織;第二步,借助內科胸腔鏡將630nm紅光導入胸腔,光敏劑吸收光能量產生活性氧自由基;第三步,活性氧分子定向摧毀腫瘤細胞線粒體,阻斷能量供應鏈條,使腫瘤細胞凋亡脫落。“這就像給癌細胞裝上‘衛星定位’(GPS)追蹤器,再用激光導彈精準打擊”主刀醫生秦艷艷形象比喻道。本次手術創面極小,僅在患者側胸壁切開一個1厘米大小的操作孔,借助內鏡可視化系統全程完成。
因光敏劑需要避光,患者自輸注光敏劑后就進入“小黑屋”,手術也需避光操作。呼吸介入團隊操控胸腔鏡精準定位病變區域,并實時監測光敏劑分布濃度。麻醉醫師建立有創血壓監測防線,與醫生緊密配合、協同作戰,歷時1個多小時,全覆蓋壁層胸膜的六個部位,有效治療胸膜腔內的腫瘤病灶。
文 / 李東臻 通訊員 秦艷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