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軍總司令西爾斯基又抽兵增援蘇梅州后,肯定會影響到主戰線的兵力部署。
當然,這種部署上的影響是否會造成嚴重后果,也得看對面俄軍的反應如何;如果對面俄軍是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那么烏軍基本可以高枕無憂,因為這種俄軍的進攻積極性很差,就算開打也是慢騰騰的,很難構成嚴重威脅。
但如果對面的俄軍是“愣頭青”,沖起來不要命,那就要完犢子了——最典型的就是南頓戰區。
咱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東部集群的南頓作戰已經進入尾聲,該部從攻占弗勒達、大諾沃西爾卡,以及協助攻占庫拉霍沃以來,各部的作戰積極性很強,沖得非常兇,把對面的烏軍都打怕了。
原本烏軍指望通過巴哈蒂爾、科馬爾、舍甫琴科等三個“千人堡壘村”來遲滯俄軍東部集群的攻勢。
但是在俄軍東部集群第5集團軍、第29集團軍、第36集團軍的分路攻擊下,這三個“堡壘村”至6月下旬已全部易手。
這樣的話,俄軍已經將莫克里亞利河以東區域全部控制,烏控南頓區域只剩下了10個定居點。
由于這10個定居點已經沒有一個體量過千人的村莊,烏軍唯有依托莫克里亞利河組織河防線,并堅守河西的皮杜布納、米爾涅,以拖延時間。
這兩個村子中,皮杜布納戰前人口有將近700人,米爾涅有將近600人,都不是體量特別小的村莊,烏軍若能堅守的話,也不是毫無希望。
但是堅守作戰需要的是“資源”——精銳兵力、武器彈藥、后勤支援等。
可很遺憾的是,在烏軍總司令西爾斯基眼中,南頓方向的優先級顯然要低于蘇梅州、紅軍城,西帥抽往蘇梅州的部隊中,第71獵兵旅、第79空突旅、第110機步旅原本都是要用在這里的。
結果抽走三個旅,卻只換來了一個第61機步旅,這個旅還并不在前線部署,那這陣地還怎么守?
湊合湊合倒不是不行,但關鍵對面的俄軍實在是太不“禮貌”了,尤其是第29集團軍。
這個集團軍咱們之前講過,其所轄戰斗部隊規模是俄軍中最小的,僅有第36摩步旅一個建制戰斗旅;俄烏開戰后,也不過是給該集團軍多加了一個第430摩步團。
但是該部的兵員大都來自遠東的少數族群,這些族群所在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而對烏軍參戰的待遇以及立功受獎后的額外所得在這些人看來非常可觀。
所以當地人口不多,可參軍的比例卻不低,且出自苦寒之地的兵員更能吃苦,也有好勇斗狠的精神,敢于近戰搏殺。
這樣的兵員加上足夠的體系支援以及充足的作戰經驗,就令烏軍非常難受了。
結果第36摩步旅在連吃三個定居點,殲滅烏軍約一個營后,并不受制于莫克里亞利河,也沒有對較大的烏軍定居點感到棘手,而是直接在本月初抽兵渡河進攻,直接就沖入了皮杜布納村。
前面說過,這個村子體量不算小,戰前人口將近700人,有各種房屋430余間;防守的部隊為第37陸戰旅和第141機步旅各派一部組成的加強連級的兵力。
按照烏軍的防守習慣,會在戰斗中不斷添油守備。
但這種習慣在南頓方向有些“不好使”,因為這邊的烏軍知道,對面的俄軍近戰能力很兇,一個定居點不會堅持太長時間,所以添油的積極性很差,各部都明白哪個連隊被派往前方守備,就做好回不來的準備即可,當然也沒必要增派別的連隊進去送人頭。
可越是這種“沒有希望”的戰斗,更令前方的烏軍守備部隊作戰積極性下降。
果然,第36摩步旅的突擊隊進攻皮杜布納村,在尚未進村階段烏軍還可以“堅決抵抗”,但在控制第一批建筑物后,就有部分分隊臨陣脫逃了。
本來就是一個村級定居點,一環松動就會引發整體崩潰,結果短短幾天時間俄軍就把這個700人級的定居點清理殆盡,殲滅烏軍約1個連。
第36摩步旅硬吃皮杜布納時,還揮兵北上進攻另外一個定居點托爾斯泰村;這個村子的戰前人口不到200人,體量遠不及南邊的皮杜布納,但因為是公路兩側一南一北,要互為犄角布防,所以烏軍也放了第37陸戰旅的將近1個連兵力。
結果這個連也沒能擋住太久,僅僅一周時間,對面的俄軍第36摩步旅便渡河作戰成功,拿下了戰略公路南北的兩個定居點。
但有意思的是在烏軍第37陸戰旅的宣傳界面上,卻是俄軍7月以來”極為不利“,被第37陸戰旅殺傷了175人,摧毀10多件裝備,還抓了個投降被俘的。
然后湊一段無人機打擊的戰果就算交代了事了,全然不提自己送給俄軍第36摩步旅兩個定居點,而且第三個定居點也被攻入的事兒。
要知道,第37陸戰旅可是烏軍中的“北約旅”,當年大反攻時就在南頓作戰,結果剛上陣就出洋相,送給俄軍幾十臺載具;這把重返南頓,轉化為了防守角色,卻連“堅定守住”都做不到,還不忘吹吹牛,只能說也算是贏學大拿了。
而在第36摩步旅吃掉皮杜布納之后,南邊另外一個較大的定居點——米爾涅在隨后幾天內也成為俄軍的目標。
當然,這個村子也沒能守幾天,就被俄軍東部集群的偵察兵插旗占領了;在這個村子守備的是第141機步旅的1個加強連,也在俄軍的清理行動中覆滅。
這個村子在俄國人那邊有另外一個名字——卡爾·馬克思村,所以大家看到兩種不同叫法的話,其實也別意外,這就是同一個村子。
能在10多天時間內,讓俄軍輕易渡河成功,然后丟掉了兩個600—700人的定居點,外加一處戰略公路以北的犄角防御點,烏軍在南頓的防御質量可想而知。
實際上在第36摩步旅的作戰區域內,現在還占領了一處無人村,只不過沒有計數;這樣的話,烏軍在南頓控制的村莊只剩下6個。
面對俄軍對面3個集團軍的進攻陣容,南頓烏軍顯然是撐不過這個夏天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