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健康之聲
撰文丨九裘小妹
編輯|塔爾·小康A
7月10日,浙江證監局對維康藥業(300878.SZ)開出的1600萬元罰單,揭開了這家上市藥企觸目驚心的資金黑洞。處罰決定書顯示,2020年至2023年6月間,實控人劉忠良通過虛構工程設備款,累計占用公司資金1.51億元,最高時占凈資產比例超10%。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巨額資金占用從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甚至在2022年發行可轉債的募集說明書中公然宣稱“不存在資金被占用”。
左手募資右手占用,監管利劍終落下
監管調查還原了資金流轉路徑:劉忠良組織公司將資金以工程款名義轉出,經供應商中轉后最終流入其個人賬戶。截至2023年6月,占用余額已高達1.51億元,盡管2024年本金利息全部歸還,但長達四年的隱瞞已構成重大信披違法。
浙江證監局重拳追責:公司被罰500萬元,劉忠良個人領700萬元頂格罰款 ; 前總經理盧衛芳因參與資金劃轉被罰120萬元 ;財務總監、董秘等5名高管合計被罰340萬元
業績斷崖式下跌,退市風險高懸
資金占用丑聞背后,是維康藥業岌岌可危的經營困局: 一是上市即巔峰,2020年IPO募資7.26億元后,凈利潤從1.36億驟降至2024年巨虧1.47億元 ; 二是銷售崩盤,2025年Q1營收暴跌65.1%,凈利潤下滑140.5% ;三是產品失勢,核心產品銀黃滴丸等被多省調出醫保目錄,被迫轉向低毛利的OTC市場 。
10億項目疑云重重,減值利劍高懸
公司在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仍執意推進爭議項目:醫藥大健康產業園一期,投資4.29億元,承諾年利潤8592萬,實際僅賺1574萬,產能利用率不足導致年折舊激增近2000萬 ;二期工程迷霧,預算10億的在建工程已投入3.39億,但2024年突然終止配套的6.8億可轉債發行,資金來源成謎。會計師直言:“若項目回報不及預期,減值風險巨大”
監管風暴持續,兩年收五道警示函
維康藥業已成監管“重點關照”對象: 2023年7月,因業績預告失準被警示;2024年4月,曝出收入造假、個人賬戶走賬等三宗罪 ;2024年5月,未及時披露虧損預告再吃罰單;2024年12月,因信披違規遭證監會立案
專家觀點:公司治理完全失效
“連續五年資金占用未被發現,說明內部控制形同虛設。”某證券維權律師向財中社指出,“實控人把上市公司當提款機,高管集體失聲,這種治理水平根本不該留在資本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財報已被出具保留意見,若2025年繼續虧損且營收低于1億,或將觸發退市風險警示。
維康藥業的崩塌軌跡堪稱A股反面教材:IPO超募1.86億元后,實控人卻將手伸向上市公司錢袋;核心產品節節敗退時,仍豪擲10億押注前景存疑的項目;監管層層警示下,直至1600萬罰單落下才勉強認錯。當最后一塊遮羞布被扯下,這家深陷虧損泥潭的藥企能否走出困境,市場已用持續暴跌的股價投出否決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