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門在身后緩緩合攏,蟬鳴裹挾著盛夏的風掠過空蕩的走廊。我佇立門外,凝望這方吞吐我三年晨昏的天地。九龍崗上的校園,晚風低徊,唯有那棵蒼老的槐樹在空曠的操場邊篩下滿地游移的綠蔭,如同踮腳踱過的時光。它斑駁的軀干,是光陰刻下的掌紋,無聲收納了此地無數年輕的心跳與瑯瑯書聲——此間點滴,早已悄然沉積為一片“豐厚的沃土”。
教室的記憶浸潤著晨光與墨香。當初嶄新的課本壘成小山,粉筆的微塵在光柱里浮沉。猶記長久困頓于數學迷陣,筆尖艱澀如負千鈞。直到某個清晨,靈光如清泉涌出,豁然貫通——那純粹明澈的歡愉,至今清甜沁人。老師的微笑與解惑時的側影,是艱難時刻里溫暖搖曳的燭火。那時的心,恰似一粒深藏“沃土”的種籽,被知識的春水悄然浸潤,在靜默中伸展根須,貪婪汲取著“這片土地的滋養”。窗邊瘋長的綠蘿,黑板角落未擦凈的公式,皆是青春渴念與奮斗的注腳——每一筆刻痕,都在“沃土”上留下印記。
回望三年,最難忘懷老師眼底那片沉靜的海洋。考試失利時悄然走近的目光,如溫煦溪流漫過心間板結的土壤;進步時舒展的笑意,眼角的細紋如同歲月溫柔的漣漪。那溫和而堅韌的力量,是足以潤澤一生的春雨——無聲地滲入“這片沃土”,滋養著每一顆渴望向上的心靈。
鳳凰銜來盛夏的芬芳,驪歌輕起。站在十八歲的分水嶺,回望沉淀的光陰,終在今朝綻放光華。蓬勃的青春舒展羽翼,懷揣的夢想迸發璀璨光芒。我們以昂揚姿態,奔赴充滿無限可能的新征程——羽翼之下,是“沃土托舉”的力量。
校門已輕輕合攏。課堂的凝神、跑道的沖刺、耳畔的叮嚀,都如飽滿籽粒深埋心壤——它們并非塵封標本,而將化為盤踞的根系,于風雨中延伸,晴空下萌發新綠——根系所向,正是那片名為“此間晨昏”的“沃土”。步出校門,最后凝望那棵蒼然槐樹,它靜立時光深處,篩落的綠蔭在身后流動如河。轉身離去,行囊里簌簌作響的,正是“這片沃土”孕育的、飽含陽光雨露的種籽。向前,是星辰與未知的邀約——我們終將與更好的自己相遇,帶著少年赤誠奔赴下一場山海。
從此天涯行路,我將攜著這源自“沃土”的、活著的綠蔭啟程。它的根系深扎于母校的“沃土”,枝干汲取著三年的晨昏雨露,必將朝向高遠天空,伸展出屬于未來的、永不凋零的蒼翠。
6月9日下午,最后一場考試的鈴聲把時光切成兩半,一半留在教室斑駁的課桌刻著鏗鏘的誓言,一半裝進鼓脹的行李箱盛滿未拆封的遠方。而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是那已融入血脈、名為“此間晨昏”的“沃土”,以及“沃土”之上,生生不息的綠意與遠行的足音。
作者:(于圣宇 忻州三中298班畢業生)
來源:忻州市第三中學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