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為了各項工作能夠協調運轉,國家領導人的任命也隨之完成。
無數在我們的民族奮斗歷史上留下豐功偉績的革命者,終于迎來了期盼已久的勝利曙光。也可以和戰友們一起,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
我們來看一下朱德的領導分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因此,1949年的開國大典上,檢閱三軍部隊的光榮任務,當然就落在了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的朱德身上。
開國大典正式開始時,首先由毛澤東主席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著,就是莊嚴而盛大的閱兵儀式。
這場激動人心的檢閱,從下午3點35分開始。
身經百戰的朱德總司令站在閱兵車上,閱兵總指揮聶榮臻站在指揮車上,陪同檢閱。他們先檢閱了排列在天安門廣場的部隊,隨后,閱兵車在軍樂聲中緩緩駛向東長安街。朱總司令向受閱部隊指戰員的問候:“同志們辛苦了!”指戰員齊聲高呼:“為人民服務!”
檢閱完成后,朱德再次回到天安門城樓上,宣讀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然后,朱德總司令又與毛澤東主席等國家重要領導人,一同檢閱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軍分列式和群眾游行隊伍。
因此,在如此隆重的開國大典上,朱德作為“紅軍之父”、人民解放軍三軍總司令,擔當了檢閱三軍部隊的重任,占據了非常關鍵的位置。
可是,你若是細心一些,就會發現,在那張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經典照片里,卻不見朱德的身影。
那么,朱德總司令明明就在現場,而且身份如此重要,為什么照片中卻沒有他呢?
后來,人們才知道,在攝影師忙著搶拍歷史性經典時刻的時候,朱德去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開國大典》的拍攝者是陳正青。
他當時很幸運地位于一個最佳的拍攝位置上。
那一天的天安門城樓觀禮臺上圍了許多人,加上觀禮臺地方本來就比較狹窄,為了盡可能地利用好最佳角度拍出完整的畫面,陳正青只好倚著天安門城樓的漢白玉欄桿,上半身極力后仰。因為光顧著想要找到最佳拍攝角度,不知不覺中,這陳正青大半個身子,就慢慢地伸出欄桿外了。誰都知道,這個姿勢有多危險,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從高臺上墜落。
此時的朱德總司令,看到人多擁擠,非但沒有搶占前排有利位置,讓攝影師更好地拍到自己,反而從前排毛澤東主席的身邊往后退了幾步,為的是給記者們留出拍攝空間。
就是在這個位置上,他意外發現了正全身心投入拍攝,渾然忘了生命危險的陳正青。
出于軍人的第一反應,朱德總司令立刻快步上前,伸出他結實有力的雙手,牢牢壓住了陳正青的雙腿,使他的身體不再有隨時可能掉下去的危險。
就這樣,陳正青留下了歷史性的經典時刻,而我們的朱德總司令,卻遺憾地留在了鏡頭之外。
看一個人如何,不僅要看他在高光時刻做了什么,還要看他在那些別人毫不在意的時刻,默默做了什么。
這就是我們的朱德總司令。所謂德高望重,有人說,他在紅軍中有著神秘的威望,絕非偶然。
值得一提的是,后來我們看到的開國大典油畫中,朱德總司令的身影出現在毛主席身后左起第一人的位置,這是人們心目中,他本來應該占據的位置。
所以,我們說,一個人的位置和分量,不是靠自己極力爭取來的,而是,眾人心里自有有一份公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