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令營很有意義,孩子收獲很多!”光彩實驗學校604班代婧竹的家長看到孩子的成長變化,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盛夏時節,大別山革命老區新縣刮起了一股“蘇州”風,6月30日至7月12日,新縣417名青少年共赴“星光不負?筑夢振興”成長計劃體驗營,開啟一場文化穿越之旅、實踐體驗之旅、科技探索之旅。
“星光不負·筑夢振興”成長計劃體驗營是由蘇州市社會幫扶基金會?星光成長基金牽手信陽市老區開發促進會,在新縣開展的一項公益助學項目。自愿報名的417名學生,全部來自新縣城鄉4-7年級,體驗營為孩子們免費提供12天的午餐和統一的體驗營服裝。
體驗營師資團隊,由36名志愿者組成,全部來自蘇州,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大學教授、高級教師,還有非遺傳承人、行業專家、國內外高校在校生等。他們帶來的有蘇繡、桃花塢木刻年畫等富有地域文化的傳統手工藝課程,也有少兒模特、炫彩藝術、創意書法、合唱等藝術鑒賞美育課程,同時也配備了情緒樂園、職業興趣探索等生涯指導課程,還有智能制造、航模和無人機等連接時代前沿的科技課程。
“抬頭,目視前方!”在少兒模特表演課上,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的于越老師一邊講解一邊示范。“這是固定翼航模、四軸無人機的基本飛行原理”來自蘇州灣外國語學校教師姚翰東,先介紹原理,后帶領孩子制作航模并開展試飛體驗。成長體驗營堅持“五育”并舉、“五育融合”,多元文化交流、專業互動課堂和智能制造、傳統工藝、美育啟蒙等創新實踐課程,是對傳統課堂創新探索。12天20多門課程,孩子們通過在網上報名、套餐式自由選課,打破學校、年齡壁壘,因興趣愛好一致相聚,組建成9個興趣班。這個夏天孩子們的“蘇州之旅”,不僅通過文化交流打開眼界,更在體驗制作等實踐活動中腦洞大開,還在思想碰撞、動手實操、身心體驗中真正樂起來、動起來、活起來。
體驗營網上報名系統開放不久,人數很快滿員,很多家長慕名前來咨詢,最后是一票難求。“老師你們明年還來不來?”這是體驗營快要結束時,學生和家長問的最多的問題,“通過成長計劃體驗營,我們思考,不僅要為新縣孩子帶來什么?還要為新縣留下什么?”看到這么受歡迎,項目負責人蔡澄蘭表示,“這期體驗營是文化的播種,是思想的引燃,是視野的開窗”“體驗營結束后,我們會積極與新縣教育對接,對焦未來時代發展趨勢,推動兩地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在新縣本地孵化培育一批特色課程,讓更多孩子受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