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陀區宜川一村幼兒園和小紅帆幼兒園受環太平洋學前教育研究會(PECERA)年會活動邀請,向PECERA年會與會者進行了展示。展示活動當天,各國學者約70人齊聚普陀,通過兩所幼兒園的特色實踐成果展示,深入交流全球學前教育發展的新路徑。
據介紹,此次2025年PECERA年會主題為“新時代學前教育:課程與教學法的全球化與本土化”。此次年會匯聚了來自環太平洋地區17個國家和地區的幼兒教育領域專家學者、政策制定者、教育實踐者參會。
在自然懷抱中生長的教育智慧
步入宜川一村幼兒園,五十年樹齡的水杉林構筑起天然的生態課堂——二十一株挺拔水杉撐起綠色穹頂,婆娑樹影與蜿蜒旱溪相映成趣。沙水嬉戲、田野勞作、戶外美育等活動在這片樹蔭下自然鋪展。這里正是宜川一村幼兒園 “閱見一座森林” 展示主題的生動載體。
幼兒赤足踏行于圓潤的鵝卵石上,采集落葉,并在旱溪淺水區探索“石擊水”的物理現象。盛夏的陽光穿過葉隙,孩子們在林間追逐光點,于樹蔭下觀察昆蟲,在鋪滿杉果的自然基質上制作香薰……這些隨性的自然探索,呈現出宜川一村幼兒園在有限戶外空間里實現 “小場地、多功能、大作用” 的教育實踐。
現場,教師章薇佳以繪本《嗨,上?!窞殪`感設計建構活動,讓孩子們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深化對本土文化的認知;教師王文菁、祁敏分別從斜坡游戲、沙水區探索出發,分享幼兒在游戲中實現雙向成長的教育敘事;家長代表顧棖爍媽媽則講述了家園如何通過 “共讀繪本” 的互動模式,讓閱讀成為連接成長的紐帶。
在生活場景里綻放的教育活力
如果說宜川一村幼兒園的展示是一曲自然與教育的和鳴,那么小紅帆幼兒園 “揚起風帆,共繪成長地圖” 的主題呈現,則展現了生活化教育的靈動模樣。
與會者漫步園所,觀摩學習。建構室里,孩子們專注搭建的身影詮釋著空間想象力;種植區、果園中,自然探索的好奇心在枝葉間蔓延;屋頂操場與專用活動室里,游戲化學習的樂趣隨處可見。這些場景共同勾勒出“和樂玩享,關注每個孩子成長經歷”的課程理念。
與會者觀摩學習
小紅帆幼兒園以《共研帆寶趣游玩——課程活動蘊含的教育契機》分享園本課程的創新探索,詳細介紹如何將周邊一公里的“寶藏資源”轉化為課程素材,讓“帆寶趣游玩”課程在生活化、游戲化的實踐中落地。同時,幼兒園還分享了托班幼兒適性成長空間的創設經驗、分階段彈性作息的合理調整、自然材料探索、個性化游戲支持,以及家園共育機制等托幼一體化實踐經驗。當營養員帶領中外學者體驗綠豆冰糕制作時,大家在親手制作與品嘗的過程中贊不絕口,紛紛表示:“這樣的互動體驗,讓教育理念變得可感可觸,收獲實在是太大了。”
中外學者互動體驗
展望未來,普陀學前教育將全力打造“每一所幼兒園都是優質園、每一個孩子都享有高質量童年”的學前教育新樣態,全面持續推進學前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讓每一位幼兒都擁有健康的未來。
原標題:《普陀這兩所幼兒園,以特色實踐對話環太平洋學前教育研究會》
欄目編輯:顧瑩穎
文字編輯:趙菊玲
本文作者:張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