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鏘、咚咚咚咚鏘……”7月11日傍晚,悠揚的鑼鼓聲在蜀山區小廟鎮西城蘭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上響起。村民們早早搬來板凳,圍坐臺前,翹首以盼。隨著黃梅戲經典曲目《沖喜狀元》的開演,演員們婉轉的唱腔、生動的演繹,瞬間點燃了現場氣氛,臺下掌聲與喝彩聲此起彼伏。
精彩戲曲表演,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聽說村里晚上有演出,我早早吃完晚飯就過來了,這戲唱得地道,聽得過癮!”退休教師黃大爺一手握著茶杯、另一只手跟隨節奏在膝蓋上打著節拍,看得津津有味。這是蜀山區連續第十年將濃郁的傳統戲曲文化送到群眾家門口。作為安徽省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蜀山區在2025年持續深化這一工程,創新采取“送戲+”模式。實施“送戲+點單”模式,實現文化惠民服務“群眾點單、政府買單”精準服務。按照每村4400元的補助標準,通過公開招標采購專業院團服務,把群眾真正喜愛的、高質量的文化產品精準送達基層。
“送戲進萬村”惠民演出吸引了眾多村民觀看,過足戲癮。
“今年,計劃在全區舉辦20場巡演,覆蓋行政村、老舊回遷小區、養老院等20處區域,預計惠及群眾5萬余人次。”蜀山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的“送戲進萬村”更顯新意,創新推出“送戲+義診”綜合惠民服務,實現文化惠民與健康服務雙輪驅動。蜀山區文化和旅游局聯合運河新城醫院,邀請中國科學院合肥腫瘤醫院的專家為村民現場提供把脈問診、血壓測量、中醫診療等項目,醫護人員們耐心細致地為村民健康問題提供專業建議,詳細告知疾病防治注意事項。“這樣的活動太貼心了!戲曲表演讓我們流連忘返,義診又能幫我們了解身體狀況。希望以后能多舉辦。”不少村民對這種“家門口”的綜合服務贊不絕口。
村民們根據自身需求,在不同科室的義診服務臺前排起了隊,依次就診。
在演出前后,身穿紅色馬甲的志愿者們向現場群眾發放暑期防溺水、防范電信詐騙、交通安全、民生政策等宣傳材料,并耐心進行政策講解。這是蜀山區文化和旅游局今年開展的“送戲+互動”形式,將政策宣傳等融入送戲活動,通過政策宣傳、志愿服務等互動形式增強群眾參與度。同時,結合防溺水宣傳、交通安全宣傳、防電詐宣傳等,實現文化惠民與政策宣傳的雙贏效果。
近年來,蜀山區文化和旅游局堅持以群眾為主體,把舞臺搭到群眾身邊,讓歡樂融入百姓心中,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送戲進萬家’不僅是一場場演出,更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凝聚鄉情的重要載體。下一步,我們將打造更多‘文化+服務’特色品牌活動,推動有內涵、有深度、高質量的活動真正融入百姓日常,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文化動力。”蜀山區文化和旅游局負責人表示。
蜀山戲臺已搭好
精彩好戲等您來
沉浸式感受傳統“戲曲+”的魅力
來源 | 楊晨 詹偉偉
審核 | 朱琛琛 責編 | 吳亞曉岳 編輯 | 張靜
平臺建設及技術支持 | 安徽新媒體集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