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為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魯比奧剛主動找上中國洽談,這北京即將迎來另一位美國客人,這前后腳的動作,這美國又是什么目的?
外長會談暗藏玄機,北京之行早有伏筆
7月11日,馬來西亞吉隆坡的東盟外長會現場,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走廊里疾步穿行。
他特意將與中國外長王毅的會面安排在對方啟程回國前的最后時刻,且這場“擠出來”的60分鐘談話,卻被魯比奧罕見地用“非常積極”四字評價定調。
罕見的說辭,卻是會談桌上,王毅的三句話直指核心,既要求美方以“理性務實態度”看待中國,同時以“合作共贏為目標”制定政策,最終以“平等尊重方式”開展互動。
不過相較于中國的嚴謹,魯比奧的急切寫在行動里,他甚至在會后向記者透露:“兩國領導人會面可能性很大,但需要營造良好氛圍。”
這么著急的動作,甚至特意派出魯比奧去到東盟會議場,這美國又是什么目的?
準確地說,還是稀土問題。
今年4月,中國加強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國90%的稀土供應鏈面臨崩潰風險。
F-35戰機,每架需417公斤稀土,而核潛艇每艘耗用4.2噸,甚至美國幾乎所有關鍵軍事裝備的命脈,都和稀土離不開關系。
甚至在幾天前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與中國達成一項交易,中國提供稀土,換取美國乙烷和芯片設計軟件的進口許可。
而這一交易的直接推動力是美國汽車三巨頭面臨的停產危機,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因稀土短缺可能引發數百萬人失業。
此外中國商務部開展的“戰略礦產走私專項行動”堵住了美國長期依賴的灰色通道。導致如今的美國企業購買稀土不僅需要證明購買方身份,還需詳細說明后續生產環節用途,甚至需提供產品照片。
雖然美國正加速推進“四方關鍵礦產協議”,試圖建立排除中國的稀土供應鏈,但短期內,稀土控制權仍牢牢掌握在中國手中。
本意是既想到東盟“拉幫結派”,順勢為中美即將第三輪談判造勢,順帶再就稀土問題說個清楚。
而魯比奧這邊剛結束,這邊“新一位”美國客人準備就緒了。
美國又“派人”了
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CEO黃仁勛突然宣布行程,而這已是這位“AI教父”2025年第二次訪華。
作為全球科技領域的領軍人物,黃仁勛在中美科技競爭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面對美國政府對芯片出口實施的嚴格禁令,他仍致力于尋求中美之間的平衡,尤其是在美國對中國市場進行限制的同時,滿足中國市場龐大的需求。
當然了,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為黃仁勛的焦慮肉眼可見。
英偉達最新財報顯示,第一財季中國區營收暴跌至55億美元,遠低于預期的62億,全球占比萎縮至12.5%。
但黃仁勛卻是高度清楚,中國市場對于英偉達來說至關重要。
更耐人尋味的是,飛往北京前,黃仁勛專程赴佛羅里達海湖莊園面見特朗普。據知情人士透露,他向這位反復無常的總統“交底”:美國不必擔心中國軍方使用美制芯片技術。這句話直指美方制裁的核心借口。
不過這不是孤例。
特斯拉CEO馬斯克、OpenAI創始人奧特曼等科技巨頭均被曝列入特朗普“訪華商團”候選名單。這些曾受益于對華強硬政策的企業家們,都正在為重啟中國市場全力游說。
另外,黃仁勛此行肩負雙重使命。一方面,他將在7月16日在北京舉行媒體吹風會,并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重申英偉達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
另一方面,作為特朗普的特使,他承擔著超越商業層面的政治溝通任務。
他更直白指出:中國早已具備充足的計算能力,日益嚴苛的對華出口限制,只會推動中國本土技術的快速發展。
這番表態既是對現實的清醒認知,也是對華盛頓政策制定者的委婉警告。
當美方管制層層收緊,英偉達被迫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低性能芯片。這不僅是產品線的扭曲,更是對全球化供應鏈基礎的挑戰。
而當企業被迫“左右互搏”,只能在政策縫隙中艱難尋找平衡點,自然地,維系供應鏈不斷裂已殊為不易。
更何況,人工智能又是未來國力較量的核心戰場。誰主導AI芯片標準與應用生態,誰就能制定未來經濟與安全的新秩序。所以中美科技競爭的焦點不止于幾納米制程,更是對AI時代規則制定權的爭奪。
而另外的稀土牌又直接捏住美國命門,美國即使想搞資源霸權,也只會導致產業鏈空心化,自然資源霸權淪為紙上談兵。
所以,對抗哪里是出路,利益交換才是底層邏輯,而特朗普還需要黃仁勛一個商人去“點醒”。
參考資料:
上任后同王毅外長首次面對面會談,魯比奧:中美在很多方面可以合作——觀察者網
黃仁勛再訪中國,這次吹點什么風——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