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印度外長蘇杰生的專機抵達北京,中方對蘇杰生的“超規格”接待,這是莫迪沒有想到的,而且打破了過去五年間的中印冷淡,也釋放出了強烈的信號——中印關系正在經歷一場新的博弈和平衡,而中國已經主動出牌了。
五年前的中印關系正處在多事之秋,尤其是2020年加勒萬河谷沖突之后,雙邊關系更是一度跌入冰點。作為印度外交核心人物之一,蘇杰生的訪華可以說是打破僵局的“試水動作”。
根據公開報道,蘇杰生此次是為了參加即將在天津舉行的上合組織外長會議。但令人關注的是——中方不僅主動發出了會前邀請,還安排了比以往更高級別的接待安排。除了與中國外長王毅會晤外,中國高層也在北京與其進行了會談,并向其提出了“龍象共舞”的合作理念。
要知道,在本次上合外長會議眾多與會國家中,印度外長可是第一個抵達的,這本身就足以說明中印雙方都對這次會晤格外重視。
“龍象共舞”這個提法,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但在當前的國際背景下再次被中方重提,意義卻截然不同。尤其是這次是中國高層親自向印度釋放合作信號,明確指出——中印都是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員,應成為相互成就的伙伴。
這種級別的發聲,顯然不是客套話。事實上,這樣的表態在過去中印高層交往中并不常見。這不僅意味著中方希望穩定邊境局勢、緩和中印緊張關系,更重要的是在當前國際格局變化下,中國急需加強與“全球南方”的團結,而印度,無疑是這個棋盤上的關鍵一子。
對印度而言,這是一個很現實的機會。畢竟在與美國的合作上,印度屢屢碰壁,尤其是在貿易、技術轉讓、市場準入等核心議題上,并未真正從美國那里撈到多少實惠。相比之下,與中國這樣的鄰居緩和關系、開展互利合作,顯然更加務實和理性。
本次訪問,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印度對中方釋放的信號給出了“正面回應”。蘇杰生在與中國高層的會晤中,明確做出兩個承諾:將推動中印關系恢復正常化,推進互利合作;支持中方作為輪值主席國,辦好即將召開的上合組織峰會。
要知道,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印度幾乎是上合組織里“最不配合”的國家之一。甚至可以說,印度經常在該組織中唱反調,搞“別樣表態”,以突出自身的“獨立性”。
而這次,蘇杰生的立場出現了明顯變化,說明印度在戰略上已經在重新審視和中國的關系。而造成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或許就是國際形勢的快速轉變。
莫迪政府一度對美國寄予厚望,幻想通過與美國深化合作、加入“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在印太地區獲得話語權、甚至爭奪地緣主導權。
然而,現實卻啪啪打臉。雖然美國拉攏印度圍堵中國,卻沒有如印度所愿,在關鍵技術領域給出“綠燈”。美國對印度商品仍然設置貿易壁壘,連GSP(普惠制)資格都不愿恢復。
更尷尬的是,印度想借助俄羅斯-西方矛盾“左右逢源”,卻因為能源政策和對俄關系受到歐美圍堵,使得外交空間大大收窄。
這一系列現實打擊,讓印度終于意識到,單靠西方并不能實現其“強國夢”。于是,重新拉近與中國的關系、重返亞洲多邊合作機制,就成了可選項之一。
中國對蘇杰生此次訪華給予“高規格接待”,并非一時興起,更不是單純出于禮儀,而是基于深層次戰略思考。
在當前中美博弈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中國需要擴大“朋友圈”,特別是在全球南方國家中的影響力。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平臺,正是中國對外布局的重要抓手。而印度,恰好是這兩個組織中非常關鍵的成員國。
其次,中國也深知,中印兩國是“搬不走的鄰居”,邊境問題雖不能一蹴而就解決,但穩定關系、避免沖突,是符合雙方最大利益的。
更現實的考慮是,在經濟層面,印度也有很多合作空間值得挖掘。無論是恢復中印直飛航班,還是推動稀土等關鍵資源合作,對于當前中國“穩外貿、拓市場”的目標來說,都有積極意義。
目前來看,中方已經率先釋放善意,不僅主動接觸,還提出了非常清晰的合作方向。但中印關系究竟能不能走上“龍象共舞”的道路,關鍵還要看印度下一步怎么走。
比如,印度是否會在邊境問題上保持克制?是否會在上合組織、金磚等多邊平臺上,繼續唱“和聲”?又或者,會不會在中美之間繼續“搖擺”,以換取更大的戰略空間?這些都是未來中印關系能否“解凍”并實現突破的關鍵變量。
蘇杰生這次訪華,雖是一場短短幾天的外交行程,卻可能成為中印關系的一個轉折點。中方高規格的接待、不遮掩的善意,都表明了中國正在努力推動亞洲大國之間的關系重回正軌。
對印度來說,這是一次機會,也是一次考驗。如果莫迪政府能真正意識到合作才是雙贏之道,那么中印關系就有可能走出陰霾,開辟新局面。
但如果印度依舊試圖“兩頭下注”,繼續在中美之間“腳踩兩只船”,那這樣的外交手段最終只會把自己玩進死胡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