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美國頻繁對其他國家和地區加征關稅一事,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畢竟,從特朗普此次上任以來,干了兩件讓轟動全球的大事。
一件是讓美國從俄烏沖突中抽身而出,獲得烏克蘭海量礦產協議。
另一件就是持續對全球發起關稅戰,最終以全面失敗而告終。
美國估計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會敗得如此徹底。
就在特朗普此前宣布對歐盟加征30%的關稅之后,我國公布了一份重要的數據,美國人看后估計鼻子都要被氣歪了。
近日,中國海關公布2025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
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為21.79萬億元,同比增長2.9%,出口為13萬億元,增長7.2%,進口為8.79萬億元,下降了2.7%。
從這一數據來看,我國的出口增長明顯有所提升,雖然在特朗普上臺之后,國際局勢動蕩不安,但是我們依舊拿到了進出口總額增長2.9%的成績。
這可是比全球貿易增長要高太多,其中我國出口為13萬億元,同比增長了7.2%,代表著中國制造的競爭力依舊處于上升階段。
【中國全球貿易增長,美國傻眼了】
在美國關稅戰與歐盟的制裁下,都無法阻擋中國制造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那么為何我國的進口率會下降2.7%?
原因就是上半年全球資源、能源產品價格下滑,我國的進口商品總體價格下降。
在過去幾年的時間中,我國的出口增速整體都是高于進口增速的。
比如說從2020年的17.93萬億,增長到了2024年的25.45萬億,增長了42%。
進口額從2024年的14.22萬億增長到了2024年的18.39萬億,增長了29.3%。
在我國出口總體比進口規模大了數萬億規模的前提下,五年增幅出口比進口還多增長了12.7%。
足以看出中國制造在全球范圍內幾乎沒有對手。
在這種情況下,貿易順差自然也會增長,從2020年的3.71萬億,增長到了7.06萬億,五年的時間里擴大了3.35萬億。
這就代表著,某種程度上我們的利潤也在不斷增加。
畢竟,我國的產能不斷提升之后,除了可以滿足國內市場的供應之外,還能通過國際市場供應,每年獲得7萬多億元的收入,代表著至少擁有1萬億美元的順差。
看到這個數字,別說歐美能不能睡得著,就連君明都被震驚到了。
要知道,全球貿易總趨勢是進口等于出口,這個順差就相當于掙到手的錢。
2024年,全球總出口額為24.4萬億美元,我國出口為3.58萬億美元。
占據全球總出口額的近15%。
而全球貿易順差國的總順差一共是2.5萬億美元,而我國擁有近1萬億美元的順差,占據全球總順差的40%。
出口額占據15%,順差占據40%,足以說明在全球貿易中,我們的收入是很可觀的。
在這一基礎下,2025年上半年,我國出口增長7.2%,進口下降2.7%。
代表著我們的順差再度擴大。
按照目前公開的數據來看,2025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順差達到5859.6億美元,同比增加約1134億美元。
要知道,去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順差為4725.6億美元,相比之下,增幅達到24%。
這也是歐美紛紛指責我國產能過剩的原因所在。
只不過當我們的企業要利潤的時候,貿易順差很有可能會越來越大。
面對這種情況,估計西方都得咬著后槽牙給我們豎起大拇指。
【中國順差近萬億,美國鼻子要氣歪了】
甚至可以說,美國人看到這份數據之后,估計氣得鼻子都歪了。
按照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為7.8萬億元,增長9.5%,占據出口總額的60%。
與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1.2個百分點。
其中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增長已經超過了兩成。
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增長12.7%。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全球順差我們能拿走小一半的原因所在。
深入了解之后就會發現,其中高端裝備的出口增長超過了兩成,綠色低碳的“新三樣”也就是新能源汽車、光伏產品和鋰電池,出口增長了12.7%。
這也是為何面對馮德萊恩指責我國產能過剩一事,我國商務部發言人直接表示,我們還幫歐盟發展綠色能源,讓其降低了碳排放。
看到這一句話,估計西方有想到當初,原本召開氣候峰會,計劃用自己的技術優勢,拿所謂碳排放權的限制和交易,從中國身上“抽血”。
結果中國的“新三樣”完成逆襲,反抽他們的“血”。
歐洲被迫改口,聲稱溫室效應就是一個騙局。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自然不會放過歐洲,你們想玩,我們就奉陪到底。
不玩都不行,必須奉陪到底。
因為歐洲不玩確實不行,當中國綠色能源崛起之后,讓全球都明白,低碳的新能源與低成本是劃等號的。
如果拒絕擁抱綠色能源,只會加速走向衰敗。
對此,美國人的鼻子能不被氣歪嗎?
但是這對于美國而言只是一道開胃菜,緊接著我國又公布了另一個數據。
在2025年上半年,我國石化、紡織等機械設備進口增速均達到兩位數。
電子元件等關鍵零部件進口增長速度較快。
原油、金屬礦砂等重要原材料的進口量也有所增加。
也就是說,在石化和紡織等機械設備進口增速達到兩位數的情況下,在電子元器件等關鍵零部件增速較快的情況下,我國的石油和金屬礦砂的進口量也增加了。
看到這,有的人就不懂了,進口量增加,為何進口額負增長?
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價格下降了。
代表著我國賺的錢更多了。
【美國對中國圍堵,以失敗而告終】
再加上,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際業績的外貿企業達到62.8萬家。
歷史同期首次突破60萬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3萬家。
其中民營企業有54.7萬家,進出口增長了7.3%,占據進出口總額的60%左右。
當然,美國的關稅戰也是取得一定“成果”的。
比如說,上半年我國對美進出口總值為2.08萬億元,同比下降了9.3%。
其中,出口為1.55萬億元,下降了9.9%。
進口為5303.5億元,下降了7.7%。
在美國挑起關稅戰之后,中美貿易第一季度同比增長轉為第二季度同比下降,降幅達到了20.8%。
也就是說,特朗普發起關稅戰,導致中美貿易下降。
而且僅僅是中美貿易下降,一點都不影響我國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否則我國的貿易總額也不會大幅增長。
特別是出口額,增幅達到7.2%。
代表著美國發動關稅戰,對我們幾乎沒有影響,對美國卻有實實在在的影響。
畢竟,2025年上半年,美國商品進口同比增長14%,主要原因就是企業在關稅戰之前有囤貨的行為。
企業家原本是為了避免特朗普實施10%關稅之后,導致企業成本增加,于是在3月份就開始大肆進口商品,累計進口額達到3427億美元,同比飆升了31%。
而同期的美國出口額增長只有1.2%。
這樣一來,美國3月份的逆差達到了1620億美元,創下從199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摩根士丹利預測,貿易逆差可能會拖垮美國第一季度的GDP,直接萎縮1.4%。
這讓特朗普堪稱是遭到了當頭一棒。
從去年10月至今年6月,美國關稅累計收入為113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86%。
相當于美國在九個月的時間內,關稅增收達到522億美元。
但是在加征關稅之后,美國在三月份,逆差就達到了162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1405億美元相比,增加了215億美元。
【美國再度征稅,閉口不提對付中國】
在今年前四個月中,美國貿易逆差還同比增加了1793億美元。
代表著美國政府九個月增收了522億美元的關稅,但一個月的貿易逆差就增加了215億美元。
前四個月的貿易逆差增加了1793億美元,美國究竟是賠還是賺,明眼人都能看得懂。
再加上經過此前的博弈之后,美國已經清楚地認識到,中美之間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這也是此次特朗普沒有繼續對中國加征關稅的原因所在。
畢竟,如今的美國還處于被中國稀土王牌壓制的地步之中,估計特朗普為首的美國政府,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原本是一場把握十足的關稅戰,怎么就讓美國陷入困境之中?
對此,“美國人的鼻子能不被氣歪嗎”?
甚至面對我國公布的進出口數據,美國人真的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在震驚之余,內心深處也許會泛起一絲又一絲的恐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