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北京知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心理咨詢師、高級中學心理學教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具有應用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背景。專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青少年抑郁癥、強迫癥、恐懼癥、焦慮癥、自閉、多動與抽動癥及其他心理障礙豐富的個案經驗。青少年成長及家庭教育:叛逆、手機網癮、厭學、戀愛問題、孩子生理心理性偏差行為(長程陪伴有豐富的經驗)、青春期問題、考前焦慮(中高考考前心理疏導)、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障礙。
各位寶爸寶媽們,你們好呀!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都碰到過孩子頂嘴的事兒。這時候,家長們那叫一個又氣又懵圈,心想:咋好好一乖孩子,突然就成了“杠精”呢?那么,孩子老頂嘴,咱咋開導他們呢?
咱先得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頂嘴肯定不是吃飽了撐的,每次頂嘴背后都藏著他們的小九九和小情緒。有時候呢,可能是家長要求太離譜,孩子心里不服氣,只能靠頂嘴來發泄不滿;也可能孩子在學校遇上糟心事,心情本來就跟暴風雨來臨前一樣,回家一點小事就成了導火索。所以,孩子頂嘴時,咱先別火冒三丈,得冷靜下來,像孩子的鐵哥們一樣跟他們嘮嘮。比如問問孩子:“寶貝,你剛剛那么大聲說話,是不是心里受委屈啦?”用這種溫柔的方式,引導孩子把心里的話倒出來,咱才能找到問題的病根。
就說有個孩子,平時特聽話,可一段時間突然變成“頂嘴小能手”。他媽媽沒急著批評他,而是耐心問了問,原來是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心里憋屈又不知道咋說,回家就忍不住因為一點小事跟媽媽頂嘴。媽媽了解情況后,安慰孩子,還幫他想辦法解決和同學的矛盾,后來孩子頂嘴就少多啦。
咱還得學會好好說話。好多時候,家長習慣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交流,這會讓孩子感覺像被關進了小黑屋,特壓抑,就容易頂嘴。咱得把命令改成商量。比如說,“你必須馬上把作業寫完”換成“寶貝,咱們先把作業搞定,然后就能痛痛快快地玩啦,你覺得咋樣?”這樣一說,孩子會覺得自己被尊重了,心里舒服,也更樂意配合咱。
同時認真聽孩子說話也超重要。孩子說話時,咱得放下手里的事兒,好好聽他們把話說完,別中途打斷。聽完后,咱再發表意見。比如孩子跟咱說學校的事兒,哪怕說得有點啰嗦,咱也得裝出超感興趣的樣子,等孩子說完,咱再用溫柔的語氣給點建議。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咱的一舉一動對孩子影響可大啦。要是咱自己在家經常吵架、互相頂嘴,孩子就會有樣學樣。所以,咱得以身作則,在家庭里營造一個和諧、文明的交流氛圍。夫妻之間有不同意見時,要心平氣和地商量,給孩子樹立個好榜樣。
就像爸爸媽媽討論周末去哪兒玩,想法不一樣,爸爸可以說:“我覺得去公園挺好,能呼吸新鮮空氣,還能運動。但我也想聽聽你的想法。”媽媽接著說:“我想去看電影,感受一下大銀幕的震撼。要不這個周末咱們先去看電影,下周末再去公園?”這樣平和的交流方式,孩子看在眼里,也會學會用理智、溫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任何人都愛聽表揚和肯定,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做出正確的行為或者提出合理的想法時,咱得趕緊表揚鼓勵。比如孩子遇到分歧時,沒頂嘴,而是心平氣和地跟咱交流想法,咱就得馬上夸他:“寶貝,你今天表現太棒啦,能這么冷靜地跟我說話,還說出自己的想法,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通過這樣,讓孩子知道啥樣的溝通方式是對的,也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咱還得肯定孩子的進步。就算孩子偶爾還是會頂嘴,但和以前比有進步了,咱也得指出來,讓孩子知道自己在慢慢變好。比如可以說:“寶貝,我發現你最近頂嘴的次數變少啦,這說明你越來越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了,繼續加油哦!”
孩子老頂嘴在成長過程中太常見啦,咱家長得多點耐心和理解。通過走進孩子內心、改變溝通方式、樹立榜樣、給予肯定等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正確表達想法和情緒。這樣,咱和孩子的關系會更融洽,孩子也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