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輪流轉!去年還是“群雄逐鹿寬基”,今年主角切換到了科技領域的各種ETF,什么創新藥、機器人、科創芯片不一而足,一定某種程度上也印證了科技創新的潮流勢不可擋,所以這也是科技投資的黃金時代。
上周滬指年內首次站上3500點,科技板塊是主要“功臣”之一。大部分券商認為,上證指數突破后,A股積極因素仍在繼續累積,板塊輪動或仍將持續,AI產業鏈的算力硬件、應用端創新有望持續吸引增量資金布局。
面對科技板塊熱點迭出,如何才能一鍵跟上行情呢?都知道科技板塊風高浪急,非熟莫入,那我們普通人要上車的話,瞄準各個細分主題的科技類ETF,還是布局首選。
我們發現,ETF市場適用“強者恒強”的邏輯。截至2025年6月30日,ETF規模超千億元的12家頭部公司,合計規模占市場總規模的超八成。嘉實等5家頭部公司ETF規模均超2000億元,位居第一梯隊。
嘉實在ETF方面的打法有點意思:首先在產品布局上,不是全面撒網,而是以“代表性”“稀缺性”為核心布局邏輯。目前嘉實基金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工具箱,科技類ETF產品完整覆蓋了AI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其中多只為行業首批/首只,并在各自細分賽道中做到了規模領先。尤其是在科創類ETF方面,是行業前瞻布局產品線更多元的基金公司之一。除了寬基領域的科創綜指ETF嘉實(589300)、科創創業ETF嘉實(588400)、科創綜指增強ETF(588670),還覆蓋科創信息技術ETF(588100)、科創芯片ETF(588200)、科創醫藥ETF嘉實(588700)、科創機械ETF(588850)等細分領域。
典型如首批科創板類芯片ETF——科創芯片ETF(588200),成立于2022年9月30日,彼時科創芯片自主可控發展還未像現在如火如荼。而嘉實基于深度研究和前瞻性思考予以了布局。截至2025年7月14日,該ETF近一年回報近60%,犀利表現也引得眾多資金青睞,規模超過300億元,流通規模達301.58億元,居同類之首。跨境ETF領域,恒生醫療ETF嘉實(159557)爆發力驚人,近一年回報超70%;此外,軟件ETF(159852)、稀土ETF嘉實(516150)、集成電路ETF(562820)以及信息安全ETF(159613),近一年回報均在40-55%左右。
另外嘉實在今年有幾個大動作也值得關注:
1、升級了指數業務子品牌“超級ETF”,并推出指數投資服務小程序——超級嘉貝。
2、旗下22只指數產品批量更名,讓投資者看得懂,投資選擇更便利。
3、加大了分紅派現力度,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其中嘉實滬深300ETF(159919)目前以24.35億元的年內分紅金額,在基金分紅排行榜上高居第3名;A500ETF嘉實(159351)自2024年9月20日成立來已按照合同約定,進行了三次分紅;首只專注于上證指數的增強型ETF——上證指數增強ETF(562810)在3月13日上市四個月后,日前也火速首次派現。
從這幾個動向可以看出嘉實對指數業務的發展思路已經變了,更多是轉向客需驅動的視角,從強調“競速”變為強調“基石”。未來不僅要布局更多ETF的產品種子,更希望能夠通過嘉實深度研究的成果、數字化平臺的構建以及公司綜合協同的能力,為客戶搭建更多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這或許也是頭部基金公司在超四萬億ETF市場突破重圍的核心點所在,畢竟“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產品供給僅是指數投資的第一步,關鍵還在于后續的陪伴和服務,讓“武器”發揮威力,才能在投資中掌握致勝先機。
風險提示:以上觀點僅作為個人心得分享,不作為投資建議,基金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