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西安翻譯學院鳳凰數智傳媒產業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樊磊率骨干團隊赴岐山天緣集團開展“數智賦能傳統產業創新”實踐教學創新研討。副院長王官、陳智明,新聞傳播系、視覺傳達系及數字傳媒教研室負責人共同參與,深入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一線,探索校企協同助推鄉村振興的實踐新范式。
聚焦三產融合
在天緣集團董事長助理馬偉剛陪同下,實地考察非遺工坊、醋文化體驗中心及三產融合創新區。當了解到企業通過“醋業+文旅+電商”模式年接待游客7.5萬人次,帶動百余農戶增收,并獲評“全國文明單位”“陜西省鄉村振興領軍企業”時,陳智明贊嘆:“天緣將一滴醋做成了有情懷、有溫度、有深度的產業鏈,為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鮮活樣本!”
座談會上,學院專家團隊基于前沿學科視角建言獻策,共謀數智賦能校企碰撞創新。王官提出“文旅數字化升級三重路徑”:開發AR非遺文化導覽系統,提升游客沉浸式體驗;構建醋業大數據平臺,實現生產工藝智能優化;聯合打造“云上醋鄉”IP,擴大品牌傳播聲量。劉軒溢建議:可依托學院新媒體實驗室,為天緣定制短視頻營銷矩陣,講好“周公故里·古法釀醋”故事。李寶楠強調:視覺傳達技術能助力文化景區標識系統升級,強化“鳳鳴岐山”地域符號。趙伸提到:通過數字技術賦能產業的包裝與宣傳,可以顯著提升用戶對產品的認可度和識別度,為產品增加互動性和趣味性,從而不斷延續和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構建長效機制:打造產學研融合標桿
雙方就深化合作達成共識。第一,共建實踐基地,在天緣設立“數字傳媒教學實踐站”,輸送學生參與文旅項目開發;第二,聯合技術攻關:聚焦“AI+傳統工藝保護”“智慧文旅系統開發”等課題組建研究團隊;第三,人才雙向培育:學院開設“鄉村振興數智化”定制課程,企業專家進課堂授課。
樊磊回顧九年校企情誼時感慨:“天緣在黨建引領下走出了一條三產融合的特色之路,其以‘小產業’撬動‘大振興’的實踐,正是我院‘數智服務地方經濟’辦學理念的最佳印證!”此次岐山之行,既是將課堂延伸到田野的生動實踐,更是高校服務地方發展的使命擔當。未來將以“數智之翼”助力傳統產業振翅高飛,書寫新時代的“鳳鳴岐山”篇章!
鳳凰數智傳媒產業學院赴岐山天緣共探數智賦能鄉村振興新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