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大學新生即將懷揣憧憬踏入大學校園。
告別熟悉的高中模式和家人陪伴,大學意味著全新的環境、人際關系和挑戰。心理學家指出,這種“人生轉型期”需要耗費巨大的心理能量去適應。如果此時再疊加以下常見的“內耗源”,精力就會被更快掏空:
1.“選擇恐懼”大爆發
選課糾結:面對琳瑯滿目的選修課,既想學感興趣的,又怕難度太高掛科,還想兼顧未來就業……反復比較,難以抉擇。
社團選擇迷茫:各個社團招新如火如荼,什么都想嘗試,又擔心時間沖突或能力不足,在“加入哪個”和“要不要加入”之間反復橫跳。
生活瑣事決策:小到一日三餐去哪吃、和誰吃,大到如何安排每月生活費,這些以往可能由父母包辦的事情,現在都需要自己獨立決策,無形中增加負擔。
2.“社交焦慮”升級版
宿舍關系磨合:來自五湖四海的室友,生活習慣、作息時間大不相同。擔心打擾別人或被別人打擾,想表達不滿又怕破壞關系,內心戲十足。
融入集體恐慌:班級、同鄉會、新生群……看著別人似乎很快打成一片,自己卻不知如何開口,擔心說錯話“社死”,害怕被孤立。
“比較心”作祟:發現身邊同學多才多藝、家境優越、談吐不凡,容易陷入自我懷疑:“我是不是太普通了?”“他們會不會看不起我?”
3.“未來迷霧”與“完美枷鎖”
專業認同搖擺:對所學的專業了解不深,或發現與想象有落差,開始焦慮“學這個以后能干嘛?”“我是不是選錯了?”
學業期望壓力:高中可能是佼佼者,大學里高手如云。擔心跟不上進度,害怕第一次考試就“翻車”,給自己設定過高的完美目標,反而不敢行動。
時間管理混亂:突然擁有了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既想學習又想社交還想娛樂,缺乏規劃,導致效率低下,事后又懊惱自責。
真實案例:小林“內耗”的一周
小林,大一新生。
周一:糾結選修課到深夜,系統關閉前最后一秒才倉促提交。
周二:鼓起勇氣參加社團面試,結束后反復回想自己的表現,覺得糟透了。
周三:室友晚睡打游戲影響休息,想提意見又怕被討厭,憋著不說自己生悶氣。
周四:看到同班同學在朋友圈曬小組討論的“高光發言”,覺得自己口才差,更不敢在課上發言了。
周五:本該復習預習,卻因前幾天的疲憊和焦慮刷了一天手機,晚上又陷入深深的自責……
一周下來,課沒聽進去多少,人已累得夠嗆。
給大學新生的“防內耗”自救指南:
別讓內耗偷走你美好的大學初體驗!試試這些方法,給自己的心理能量“充電”:
1.接納“不適應感”:這是正常的!告訴自己,從高中到大學的巨大轉變,任何人都會經歷一段適應期。允許自己有不完美、有迷茫、有焦慮,不必強求立刻如魚得水。
2.化“大選擇”為“小嘗試”:
選課/社團:別指望一次選到“最優解”。優先選1-2門真正感興趣或必修關聯度高的課,加入1個最吸引你的社團。給自己設定“試錯期”(如一個月),體驗后不合適再調整。行動比空想更能減少焦慮。
生活決策:小事快速決斷(比如午餐,給自己10秒做決定),減少能量消耗。大事(如時間規劃)先列出選項和利弊,設定一個決策截止時間,到點就選一個執行。
3.建立“社交舒適區”:
主動一小步:從微笑、打招呼、簡單自我介紹開始。不必追求立刻成為“社牛”,找到1-2個感覺比較投緣的同學深入交流即可。
真誠溝通(宿舍):用“我感受+具體事件+期望”的方式溫和表達(如:“我晚上睡的比較早,你們玩游戲的聲音稍微小一點,我會睡得更安穩,謝謝啦!”)。大部分沖突源于缺乏溝通。
專注自己的賽道:減少無意義的橫向比較。每個人的背景、起點、節奏都不同。關注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欣賞他人的優點但不盲從。
4.擁抱“完成主義”,破除“完美主義”:
學習:大學知識體系龐大,先求“理解”和“跟上”,再求“精通”。課前快速預習,課上抓重點聽,課后及時梳理。允許自己暫時有不懂的地方。
行動優先:與其擔憂“做不好”,不如先“開始做”。比如準備課堂發言,先列出幾個要點,大膽說出來就是成功的第一步。完成帶來的信心會激勵你下次做得更好。
5.打造你的“能量補給站”:
規律作息是基石:盡量保證充足睡眠,定時吃飯。身體狀態直接影響心理能量。
找到放松方式:運動(操場跑圈、打球)、聽音樂、寫日記、給家人朋友打個電話……找到能讓你快速放松的小活動。
善用資源:大學心理中心是寶藏!很多大學提供免費心理咨詢服務。如果感到情緒持續低落、焦慮難以緩解、嚴重影響生活和學習,不要猶豫,主動尋求專業幫助。學長學姐的經驗分享也很有價值。
正念小練習:每天抽5分鐘,安靜地感受呼吸,或者專注地吃一餐飯,把飄走的思緒輕輕拉回來,讓大腦“重啟”。
記住:大學是探索和成長的舞臺,而非一場必須完美的演出。減少情感內耗,就是為你的大學生活騰出寶貴的心理空間,去學習、去體驗、去犯錯、去結交朋友、去發現真正的自己。適應需要時間,善待自己,你比你想象的更有力量!
(作者:農恒、劉澤、安馨蕊、曹漫宇 塔里木職業技術學院紡織服裝學院心理健康中心 中國網心理中國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