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決策投顧 摘要:智能電網行業投資邏輯已發生實質性轉向:從傳統的基建驅動階段,升級為"技術創新+全球化布局"雙引擎驅動的新周期。
1. 智能電網行業概述
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電網的功能與形態也需要進行變革與升級。智能電網在傳統電網基礎上融合現代傳感測量、通信、計算機等技術,實現對電力系統的全方位監控和電能智能化統一管理,由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六大環節構成。
我國智能電網建設可分為四階段,規劃試點階段(2009-2010)、全面建設階段(2011-2015)、引領提升階段(2016、2020)、新能源轉型階段(2021-2026)。當前我國智能電網建設正處于新能源轉型階段,提高接納與適應新能源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兩網投資額總體呈增長態勢,提升電網智能化水平。
2. 智能電網產業鏈
智能電網產業鏈上游為發電環節,包括可再生能源發電和不可再生能源發電兩大類,可再生能源發電包括風電站、水電站、光伏發電站、氫能發電等,不可再生能源發電包括火電站、燃氣電站、燃油發電站、核電站等;中游為智能輸變配電,由變電到輸電到變電到配電;下游為用電以及智能調度系統,包括智能調度系統、工業用電、商業用電、居民用電、充電樁、新能源汽車、虛擬電廠等。
3.全球電網智能化轉型持續推進
降能耗、提能效是全球主流經濟體共同課題,電網數字化趨勢不斷增強,市場空間廣闊。為解決電力損失、輸配電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全球多國都在計劃部署電網數字化技術,促進智能電網產業的發展。根據艾媒咨詢數據,2022年全球智能電網市場規模約401億美元,預計2026年將達到559億美元。
4.核心驅動因素分析
①政策強支撐與投資確定性
“雙碳”目標推動:智能電網是新能源消納的核心載體,2024年政策明確要求提升跨省輸電能力及分布式新能源承載力,特高壓、配網改造成為投資重點。
財政投入加碼:2023年智能電網市場規模達1,077億元,近5年CAGR 10.31%,2024年預計增至1,188億元;國家電網計劃“十五五”期間實現智能電網全覆蓋,投資規模或突破2.5萬億元。
②技術迭代創造新需求
數智化融合:物聯網、AI、5G技術深度賦能電網(如數字孿生、智能調度),2024年全球能源互聯網組織提出“數智化堅強電網”概念,推動電力+算力融合。
特高壓技術領先: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特高壓網絡,2025年線路長度預計突破4萬公里,有效解決新能源遠距離輸送瓶頸。
③結構性需求爆發點
新能源消納壓力:風電、光伏裝機量激增(2024年風電4.74億千瓦、光伏7.52億千瓦),倒逼電網智能化升級。
電動汽車充電網絡:充電樁配套需與電網智能互動,衍生柔性輸電、儲能協同需求。
5.智能電網行業投資邏輯與相關個股梳理
智能電網行業投資邏輯已發生實質性轉向:從傳統的基建驅動階段,升級為"技術創新+全球化布局"雙引擎驅動的新周期。核心增長動能體現在三方面:
①政策持續聚焦——特高壓輸電、配網智能化升級持續獲得強力政策支持;
②技術迭代突破——數智化融合(如AI調度、數字孿生)、微電網等新興技術打開盈利增量空間;
③全球市場擴容——發展中國家電網升級需求爆發形成新增量。
建議沿這三條主線進行戰略配置,系統性把握行業成長紅利。
相關個股:國電南瑞、特變電工、許繼電氣、平高電氣、國網信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波動;政策進展不及預期;市場需求波動;技術迭代。
參考質料來源:
1.2025-3-30華安證券——全球智能配用電專家,多業務布局行業領先
2.2025-5-9浙商證券——電力物聯網引領者,三重邏輯驅動成長
3.2024-5-9西南證券——國內充電模塊領軍者,加速出海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分享的內容旨在為您梳理投資方向及參考學習,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買賣依據,您應當基于審慎原則自行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