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了240億美元的新潛艇項目,竟要熬到2035年?"《華盛頓時報》7月11日曝光的五角大樓評估文件顯示,被寄予厚望的SSN(X)攻擊型核潛艇首艇下水時間從2030年延至2035年后。海軍作戰部長莉薩·弗蘭凱蒂坦言:"造船廠正被哥倫比亞級核潛艇訂單淹沒,留給新攻擊潛艇的建造窗口根本不存在。
供應鏈崩潰讓問題雪上加霜。通用電船船廠焊接工缺口達2100人,弗吉尼亞級潛艇交付比計劃落后兩年半。更棘手的是,新一代潛艇所需的高強度HY-130特種鋼產量僅達需求量的40%。海軍海洋系統司令部報告指出:反應堆使用的超精密蒸汽發生器合格率僅55%,制造周期被迫延長200%。
延遲意味著代價高昂的"縫縫補補"。海軍被迫申請121億美元額外預算,用于翻新22艘老舊的"洛杉磯"級潛艇。這些服役超30年的潛艇每艘延壽需更換8000個零部件,單艇維護耗時從18個月激增至34個月。更糟的是,新潛艇研發資金被砍18%,五角大樓轉投140億給無人機母艦項目止血。
對手的進步加劇了焦慮。俄羅斯"喀山"號核潛艇2024年在挪威海域演練時創下42節潛航紀錄,遠超美軍現役潛艇31節極限。五角大樓測試證明,中國HSU-001無人潛航器已具備自動跟蹤航母能力。海軍水下作戰中心主任威廉·休斯頓在閉門會議中警告:"現有弗吉尼亞級在2030年將失去技術優勢。"
這場水下裝備競賽里,你覺得追加預算能解決問題嗎?評論區分享觀點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