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林縣58歲的黃大伯(化名)在自家1樓衛生間突遭銀環蛇襲擊,右手食指被咬!
起初他未予以重視,未做處理,但很快出現:右食指麻木、乏力、舌頭發麻、對答含糊不清、口角流涎等癥狀。
家屬緊急將黃大伯送往當地醫院,一場驚心動魄的急救就此展開……
凌晨轉運的“生命保衛戰”
銀環蛇咬傷死亡率高、預后差,當地醫院高度重視,聯系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蛇傷專家藍洲主任醫師后緊急進行氣管插管等治療,連夜轉運到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仙葫院區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中西醫蛇傷治療中心。
抵達后不久,黃大伯病情開始進一步惡化:血氧飽和度降至78%(正常>95%),心率狂飆138次/分,血壓崩塌至55/30mmHg。
此時,血氣分析提示:氧合指數差及高乳酸血癥,考慮為銀環蛇咬傷導致的呼吸衰竭及中毒性休克。
治療團隊“閃電”行動,藍洲主任醫師、何勝東副主任醫師等組成的重癥監護團隊迅速啟動應急機制,立即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予建立中心靜脈快速補液、去甲腎上腺素升壓、抗銀環蛇毒血清、654-1改善微循環等對癥處理。
蛇傷專家藍洲指導搶救
經過爭分奪秒的復蘇,黃大伯終于闖過“呼吸衰竭及休克”難關,血壓恢復148/98mmHg。RICU(即呼吸重癥監護室)醫護團隊予持續高級生命支持。
力挽“高鉀”危機康復出院
經過24小時的精心守護,黃大伯生命體征趨于平穩,但RICU團隊并沒有掉以輕心。
在早上查房后,仙葫院區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楊樹棟指導予利尿處理并嚴密觀察黃大伯出入量,觀察到黃大伯呼吸稍費力、利尿后2小時尿量不足200ml。
何勝東副主任醫師判斷,可能出現急性腎損傷、代謝性酸中毒!立即急查動脈血氣分析顯示PH7.19,乳酸3.1mmol/L,K+:7.5mmol/L(正常3.5-5.5),心臟隨時可能停跳!
團隊立即予糾酸,輸注葡萄糖酸鈣有效對抗高鉀對心臟的毒性,防止心跳驟停;接著應用快速降鉀藥物。
經過積極處置,復查血氣:K+:4.2mmol/L,黃大伯度過“高鉀”的致命伏擊。
在團隊及RICU全體醫護的精心救治下,最終黃大伯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在入院第五天順利撤離呼吸機。
經過中西醫的協調治療與精心護理,黃大伯各項檢查指標趨于正常,身心狀態良好,于入院九天后順利出院。
藍洲鄭重提醒:“銀環蛇咬傷早期癥狀隱蔽,被咬后無論是否不適,必須立即就醫!”
從深度昏迷到自主行走,這場9天的生命奇跡背后,是抗蛇毒血清精準狙擊神經毒素,是呼吸機守護衰竭的肺,是中西醫結合加速康復,還有著RICU團隊24小時守護。團隊將繼續致力于急危重癥的中西醫協同救治與研究,尤其是毒蛇咬傷的中西醫協同救治,為更多蛇傷患者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蛇傷小科普
如何現場預防蛇咬?
裝備防護:外出活動及探險時,穿長褲及鞋子,減少暴露部位。
保持警惕:避免徒手翻動石塊或枯木,夜間行走使用照明工具。
遠離蛇類:發現蛇時緩慢后退,勿挑釁或試圖捕捉。
打草驚蛇:經過蛇類出沒區域(如草叢、叢林)時,打草可以驚蛇。
蛇傷后如何進行急救?
保持冷靜:立即停止活動,避免奔跑或劇烈運動,以防加速毒素擴散。
識別蛇種:盡量記住蛇的外形(顏色、斑紋)。
包扎阻毒:用彈性繃帶從咬傷處近心端向遠心端包扎,30分鐘放松2分鐘。
吸引排毒:用身邊簡易物品負壓吸引排毒,勿切開創口、勿用嘴吸吮。
蛇傷后如何送醫急救?
盡快轉運:撥打急救電話或迅速送往有抗蛇毒血清的醫院。
監測觀察:監測生命體征及癥狀(如心率、呼吸困難等)。
醫院治療:抗蛇毒血清、激素、中醫藥等治療。
注意事項:不同毒蛇咬傷癥狀差異大,及時專業救治是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