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最令人又愛又恨的,往往不是健身本身,而是那群每天瘋狂推銷、不斷催促的“會籍顧問”和“私教”。
我也曾深陷其中,對那個每天給我發短信催我辦卡的會籍顧問滿懷厭煩,覺得他的催促簡直比任何廣告都討厭;而那個每天逼著我練到氣喘吁吁、每次練完都要再多做一組、再加重量的健身教練,更是讓我欲哭無淚。
可誰能想到,正是他們兩個,讓我這一年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的健康狀況遠離了過去糟糕的狀態。
今天,我就把這段歷程和你聊聊,或許你也曾被那不斷的短信騷擾,或許你也曾抱怨教練的“虐待”,但最終你會發現,正是這種讓人又恨又愛的經歷,把我拉進了健身世界,也讓我認識到健康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開始前的那些“拒絕”
那是前年,我住的小區樓下新開了一家健身館。走在路上,我無意中撿到了那一張張印得花里胡哨的宣傳單。于是,就在那時,我第一次接觸到那個所謂的會籍顧問。
記得第一次他走到我面前,用那副熱情又略顯狂熱的口吻推銷年卡。我連忙拒絕:“飯都吃不上,哪有閑錢辦卡健身。”說完,轉身就走了。其實,俺以前在其他店也吃過虧,健身房總想著圈錢,總是靠著所謂的“高端設備”和“全面課程”騙取會籍。
可偏偏那個會籍顧問沒放棄。在街角、在電梯口,在我每次走路的時候,他總會出現在人群中,用最直接的方式遞上一張張宣傳單。第二次遇到時,他又說:“哥,這次想不想辦張卡?”我擺出一副“實在沒時間”的表情,心里暗嘆:真是煩透了!
第三次見面,他見我又發福了一點,開始熱情滿滿地建議我馬上去健身,我嘴上隨便說了句“我得回去跟愛人商量”,心里卻苦笑:誰會和愛人商量買健身卡?明明是懶得動彈,又擔心受影響。
到第四次,他居然說:“你看著,貸款買車了,車貸壓力大,健身卡怎么可能呢?”我更是搖頭,心里只覺得:真的是“沒錢辦卡”嗎?其實,那時候的我只是太過貪圖安逸,沉迷于舒適,懶得邁出那一步。
一次體檢,我徹底醒悟
結果果然來了。一次例行體檢,我得到了一個晴天霹靂——中度脂肪肝,血脂偏高,還伴隨糖尿病的風險。那天下午,整個人仿佛置身于黑暗的隧道,前途渺茫,心情低落極了。
就在我幾乎要放棄改變的時候,手機突然響起,屏幕顯示的還是那個“煩人”的會籍顧問的短信。按理說,我早已忍不住要關掉這些信息,但那一刻,我的手竟然遲疑了,心里開始盤算:如果健康真的要付出代價,那么或許我也應該試試改變。
我回復了短信,問道:“你們現在年卡多少錢,私教怎么收費?”那一刻,我的雙手顫抖著,但心中卻有一種異樣的期待——或許,我還有機會挽回曾經那些被忽視的健康。
很快,會籍顧問就回復了:年卡1688元。我以前總覺得這數字有點貴,而如今,它卻顯得無比誘人。
最終,我在短短不到10分鐘的猶豫后走進了健身房;剛進門5分鐘,就刷卡辦了兩年卡;30分鐘后,迫不及待又購買了45節私教訓練課程,總花費高達12000元。那天,我如釋重負,從生活低谷中邁出了第一步。
健身教練的“虐”與堅持
進入健身房后,那個教練每天都像訓練機器般逼我練,他各種喊著“15個一組,再來兩個!”“不要偷懶,必須再多做兩下!”聽得我恨不得直接大罵,但也正是這種折磨般的訓練,逼迫我嚴格要求自己。
以前我一個月可能只去幾次健身房,現在一周至少有四次;一天沒去健身,就會接到各種電話催促,讓我趕緊回去刷運動記錄。有時候還連朋友圈都有教練的留言:“這個月跑步怎么這么少?”這些信息讓我壓力山大,甚至在外出時也不能放松,但漸漸地,我開始接受這種生活方式,身上的變化也一天天顯現。
教練雖然狠,但他的嚴格恰恰是對我的一種推動。每一次深蹲、每一次臥推,他都逼迫我發力到極致;每一次有氧和力量交叉訓練,都逼迫我打破自己的慣性。
如果沒有這些困難的逼迫,我或許永遠也不會注意到自己體脂逐漸下降,肌肉線條漸漸明顯。
從“厭煩”到“感謝”,一年的健身歷程
經過一年的堅持,我再次拿到了體檢報告。那一刻,看到體脂率明顯下降,身體勻稱多了,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前總覺得自己胖得沒救,一看體檢報告就覺得得了“亞健康病”,而現在不僅體型有了質的飛躍,連精神狀態都變得旺盛起來。
我開始意識到,那些在曾經不斷追打我電話、發短信的會籍顧問,其實正是他們的不斷推銷和反復提醒,讓我最后走進了健身房;而那個每天無休止地督促、“虐”我的教練,也雖然在過程中讓我飽受痛苦,但最終卻成為了我改變命運的重要助力。
現在,每當我想到那些催促的短信和電話,以及教練對我的鞭策,我都會苦笑著感慨:也許當初真的該多打個電話、看看消息,不然身體問題就不會這么嚴重。
現在我的身材不再肥胖,體脂也明顯下降,健康狀況變好了,我也不再每天擔心生病、出差時腰背酸痛。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如何合理安排生活,如何堅持訓練,逐步擺脫了貪圖安逸帶來的負面影響。
我也不再反感那個每天給我發信息的會籍顧問了,反而覺得他在某種意義上是我最好的推手。每次他在我快要松懈的時候,總能給我發來那句“來健身吧”的提醒,像一記及時的鬧鐘,提醒我別再耽擱。
而那個健身教練,雖然每次訓練時看起來像個“暴君”,不斷讓我重復動作、逼我突破極限,但現在回想起來,那段痛苦的訓練正是我取得進步的根源。健身教練也許像我媽那樣嘮叨,也許比你客戶還要煩人,但我始終明白,這種嚴格的督促比什么都管用。
感謝那些催促的短信與煎熬的訓練
如今我的身體已經大有改善,雖然還沒有達到夢想中的完美狀態,但比起過去那個總找借口、松懈不前的自己,已經有了天壤之別。現在,我開始主動去健身房,不再需要教練的電話催促,也能自己監督飲食和休息。
回想起那個曾經對著會籍短信無比煩躁、對著教練叫苦連天的自己,我真是覺得:如果不是這些看似惱人的信息和訓練,可能我至今還在那種懶散狀態中繼續消耗自己的身體。正如那句老話說的:生活中所有改變,都始于一個讓你“痛苦”的決定。也許只有當身體傳出“當心啊”的信號,你才會瞬間醒悟,然后開始嘗試改變。
現在體檢報告出來,我不再感到慌亂;看著鏡子里那略帶線條、漸漸勻稱的身材,我感到無比滿足和自豪。
我想對那些還在猶豫、還在拒絕那個“煩人”會籍顧問短信的人說:也許你需要一點點推動,哪怕是一通不停轟炸的電話,也可能改變你一生。別再糾結健身房套路多了,真正危險的是懶散和自我放任,只有走出那一步,你才能真正擁抱健康與活力。
愿你也能因“催促”而變得更好
健身之路沒有捷徑,很多時候,它會讓你苦中帶甜、痛并快樂著。就算你曾經怨恨過那個不斷發短信的會籍顧問,怨恨那個每天逼你訓練的教練,你也將來會明白:他們其實在無形中是給你上了一課,教會你珍惜自己的身體,讓你明白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如今,我把這個故事分享給大家,希望你能從中得到啟發——別因為一時的不適就放棄,別在自己被迫改變中覺得委屈,最終你會發現,那些催促和“折磨”,正是成就你未來健康和好看又自信的基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