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嶺南非遺,匠心守藝:嶺南中醫藥文化傳承周”在北京開幕,活動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國家中醫藥博物館、嶺南中醫藥博物館聯合主辦,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小軍出席啟動儀式。
李小軍表示,此次活動是廣藥集團響應國家文化發展戰略、推動中醫藥守正創新與老字號振興的重要實踐,也是面向全國乃至國際傳播嶺南中醫藥文化的關鍵節點。他特別指出,建設中的嶺南中醫藥博物館是廣藥弘揚南藥文化的重要載體,未來將持續舉辦多元文化活動,助力中醫藥文化傳承傳播。
廣藥13家老字號亮相,旗下采善堂首秀
活動期間,多位專家圍繞中醫藥傳承與發展進行了探討。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張忠德教授強調了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傳承的價值。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藥博物館工作委員會副會長趙紅宇分析了中醫藥國際化的機遇與路徑。潘高壽副總經理、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盧其福分享了嶺南中醫藥非遺的傳承故事。
作為本次文化周的重頭戲,為期6天的“非遺市集”同步開啟。廣藥集團首次攜旗下13家老字號亮相。現場,陳李濟百年陳皮養生茶道、中一安宮牛黃丸蠟丸制作、采善堂萬應茶制作等非遺技藝進行了展示。觀眾不僅能品嘗到陳李濟陳皮茶、潘高壽龜苓膏、王老吉荔小吉等廣藥特色產品,還能體驗采芝林藥材香囊制作,感受嶺南中醫藥的魅力。
值得關注的是,擁有200余年歷史的中醫藥老字號福建采善堂,在并入廣藥集團后首次與廣藥旗下企業同臺亮相,成為廣藥老字號新矩陣的首秀。
開發文創IP,廣藥助推中藥產品時尚化
作為全球首家以中醫藥為主業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廣藥旗下擁有陳李濟、王老吉及敬修堂、潘高壽、采芝林、采善堂等13家中華老字號,其中11家歷史超百年,已有10多個項目入選國家級或省級非遺名錄。
在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方面,廣藥集團正通過數字化賦能全產業鏈,擁有各級科研平臺近90個,含8家國家級機構。
廣藥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廣藥正推動中藥產品時尚化、國際化,建立中醫藥文化博物館矩陣,開發文創IP,打造“中藥+時尚飲品”等新業態,致力于將傳統中醫藥文化符號轉化為可體驗、可消費的生活方式,讓古老智慧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黃馳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