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政府幫助,讓我從銀行貸到了錢,不用再愁買化肥、農藥從哪借了。”日前,位于安徽省定遠縣的種植大戶郭懷祥,從原先的滿臉愁容,變得喜笑顏開。
作為該鎮的一位種植大戶,郭懷祥今年承包了300畝耕地。前期因需支付土地承包費及集中采購種子等農資,導致生產資金出現暫時性短缺。連江鎮干部在開展走村入戶時,了解到該戶遇到的難題,迅速聯系定遠農村商業銀行,經積極協調,幫助其申請辦理了農業生產經營貸款。很快,6萬元貸款資金順利發放到位,解決了郭懷祥當前的燃眉之急。
定遠縣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和企業發展需求,通過政策上門、精準幫扶、矛盾調解等舉措,將“群眾聲音”轉化為“行動清單”,書寫了鄉村振興與工業經濟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一日上午,在定遠縣農業農村局信訪接待室,提前到崗的值班員小李主動迎向一位徘徊在門口的年輕人。這位來自該縣藕塘鎮大梅村的年輕人反映,其二哥在2016年土地確權時,將以父親為戶主的大家庭在1995年承包的38.51畝土地,全部登記在自己名下。該土地經高標準農田改造后已流轉給大戶經營,兄弟三人因流轉費分配及權屬問題爭執多年。由于大哥目前身患重病,急需資金治療,反映人希望相關部門能為兄弟三人開展仲裁調解,幫助他們合理分配土地相關權益。
了解具體情況后,小李聯系該局農經站、仲裁院工作人員現場聯動,用“政策解讀+方言釋義”厘清二輪延包政策,并上門開展調解。5天后,三兄弟達成協議:老二每年支付老大4000元流轉費,并劃轉6畝土地至老三名下。這場歷時多年的家庭矛盾終得化解,也成為縣農業農村局“開門接訪”機制的典型縮影。今年以來,該局通過信訪接待室值班、業務股室聯動等機制,實現130名來訪群眾、200余起求助電話100%辦結。
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正在逐個解決,企業的健康發展同樣需要走訪幫扶、保駕護航。
企業申報材料反復被退怎么辦?定遠縣工信局用“陪跑式”服務破題。位于該縣經開區的安徽省亞蘭密封件有限公司申報市級工業設計中心時材料多次被市局退回,該局直接帶領企業赴市對接,逐項梳理修改意見,最終成功獲批。針對智能工廠申報政策變動,縣工信局細研新規,指導金軒科技、華塑股份2家企業完成基礎級和先進智能工廠申報。目前,全縣已有9家企業進入數字化車間評審,3家啟動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申報,藍科新材料等企業被納入省級“專精特新”申報儲備庫。該局始終堅持“干部多跑腿,企業少走彎路”,通過建立“走訪+跟蹤服務”閉環機制,上半年累計入企服務113次,解決產品推廣、企業升規等問題15個。(王文 楊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