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深圳,臺風“丹娜絲”的余威影響了航班大面積延誤,卻未能阻擋一支高規格專家調研組來深考察。根據北京國際科技文化交流協會的相關安排,由著名循環經濟理論研究與實踐開拓者杜歡政教授領銜的高級別調研組,專程赴潤楊集團旗下園區展開深入調研。
身兼北京國際科技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和中外企業家聯合會綠色低碳專業委員會主任的勾雪峰,多年來深耕綠色產業國際合作,致力于推動中國綠色產業及其技術標準走向世界。此次調研活動,由勾雪峰親自邀請杜教授一行并全程陪同,同行的還有長期在綠色低碳和時尚產業領域耕耘的一干專家學者,除了杜教授,還包括:北京國際科技文化交流協會科技健康委秘書長齊君迎、浙江省長三角循環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石洪亮、國際制片人江萍等。這支高規格、跨領域、高水平的專家團隊,為本次潤楊之行提供了多維度的專業視角。杜歡政教授,更是在循環經濟領域建樹頗豐,不僅擁有國內外眾多“頭銜”、理論研究成果豐碩,更成功將多項循環經濟理論和技術轉化為產業實踐。
杜歡政教授
專家介紹:杜歡政
聯合國環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教授、國家發改委循環經濟部際聯席會議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衛生協會智能裝備與資源化利用專家組組長、中國合成樹脂協會塑料循環利用分會會長、同濟大學生態文明與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浙江省長三角循環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中國資源循環集團專家委員會委員等數十項兼職。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循環經濟研究的專家之一,憑借在循環經濟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領域所做的工作,杜教授曾獲十余項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被業界戲稱為“垃圾教授”。他用國際化的研究視野,積極開拓與國外專業機構的合作研究,積極推進再生資源“國際大循環”,成為中國大陸地區唯一一位“2019 年全球循環經濟獎--領導力獎”前五名的獲得者。2024年,他參與了國內首家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央企——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的籌備工作,并受聘為集團旗下科創委員會專家。
雖然杜教授曾多次蒞臨深圳考察并解決深圳的實際問題,但專程對潤楊集團旗下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的錦繡科學園和時尚產業集聚的南山漫谷進行系統性調研,尚屬首次。此次作為北京國際科技文化交流協會科技健康委的專家顧問,杜教授欣然允諾與潤楊集團合作,共同為推動中國資源循環產業發展開啟新的篇章。
·探索“三生融合”與科技雙重賦能的“全球總部”·
7月11日,調研組首站來到潤楊集團旗下科技產業園——錦繡科學園。
當調研組一行步入園區中央濕地,駐足欣賞這幅足有2.4萬平方米的自然與科技相生的生態畫卷時,杜教授了解到,這產業園區區中的綠色原生態,背后是投入上億元建設的水蓄冷系統和中水處理系統,帶來的是“年減少污水排放31.68萬立方米,水循環利用率36.7%”的環保效益,與其“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概念不謀而合。
錦繡科學園-中水處理系統
而智能化的總控中心和能源中心、全國少有的產業園5G專網和T4級算力中心,帶來教科書般的科技加持效果,同樣讓一行人贊嘆不已。
調研組一行考察錦繡原生態濕地
按國際水準建設的錦繡國際會議中心,是一個足以承載高端國際性會議、論壇和各種大會、宴請的殿堂。走出會議中心大堂,恰好暴雨初歇,抬頭碧空萬里,四周綠意蔥蔥,調研組一行贊嘆不已,人與自然、科技與生態在這里深度融合。作為在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領域學術深耕和實踐開拓的專家,杜教授跑遍了世界各地,對循環經濟和資源再利用的“國際化語言”有著深刻的理解,看到錦繡的現實景象,禁不住脫口而出:這當是“全球總部”!
調研組一行考察錦繡能源中心
調研組一行考察錦繡總控中心
調研組一行考察錦繡數據中心
調研組一行參觀錦繡書房
·尋找南山漫谷“窗口期”先行一步的破題之道·
7月12日,杜教授、勾會長一行馬不停蹄,來到潤楊集團旗下時尚產業園——南山漫谷調研考察,直面時尚產業一線。
因長期進行廢棄物的循環利用研究,杜教授曾被戲稱為“垃圾教授”,但他以此為傲。如今,他的重點課題已深入到如何將“垃圾”變成時尚,于是新得了一個雅號——“時尚教授”。由于他長期以來的推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已在我國國家經濟、社會轉型過程中處于舉重輕重的地位,并給多個相關產業帶來了積極影響。就時尚產業而言,在別人看來直掐行業命脈行將出臺的“歐盟新規”,在杜教授的視野中,已成為改變現狀、負重前行的動力。他自信坦言:資源循環利用帶來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國家可之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抓手。
調研組一行與時尚主理人交流
經與園區負責人和企業品牌主理人的交談,調研組專家深刻感受到,作為時尚原創設計師品牌總部基地的“南山漫谷”,其優勢在于原創,但原創絕不是局限在版型上,更延伸至“理念上的原創”,即當順應潮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新型時尚理念。
“南山漫谷先走出這一步,就有可能變成時尚產業的‘出海標準’。”調研組一行高度共識,杜教授更是目光如炬。在他看來,所謂“擁抱再生面料”,絕不是拍拍腦袋強行升級,而是搶占“標準制定者”的戰略高度,打造“再生面料原創”的“出海”標桿;所謂“可持續循環利用”概念,更不是盲目跟風“涂綠漆”,而是切切實實為國為民拿到資源增效的好處,讓中國時尚產業在全球產業鏈當中得到更好的排位。
調研組一行與時尚主理人交流
“破題的關鍵,是抓住2028年歐盟新規生效前的‘窗口期’。”此聲,在南山漫谷發出,并將通過未來的實踐得到回響。
在南山漫谷·同構藝術空間,調研組一行在欣賞中法當代藝術作品時,同樣看到了時尚企業與漫谷平臺即將產生的化學反應。
調研組一行參觀位于南山漫谷·同構藝術空間的法國當代藝術展
南山漫谷匯聚時尚全產業鏈生態,擁有大量產學研用資源,有助于時尚企業搶占再生面料技術高地與海外認證先機——而這正是南山漫谷區別于其它同類產業園的關鍵所在。
·前瞻對話謀劃循環經濟新未來·
考察結束后,調研組一行與集團和園區領導進行了深入座談交流。杜教授不顧長途勞頓,針對潤楊旗下園區的實際,作了“新發展階段產業園區創新發展思路探索”的專題講解,從國家綠色生態的總體布局、“雙碳”創新未來發展的重大意義,到潤楊園區的戰略選擇,結合自己十余年的實踐積淀,為潤楊旗下各園區的發展路徑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杜教授指出,潤楊旗下各園區圍繞“可持續發展”的主線,將從環境治理的過程中起到資源增效的作用,從技術升級的過程中達到標準輸出的目的,從內生循環的過程中取得全球協同的效果。
調研組一行與集團領導和錦繡科學園負責人進行座談交流
就此,調研組專家一行建議,潤楊旗下各園區可以從市場、人員、文化、空間等維度進行差異化探索,從頂層設計、合作平臺、龍頭伙伴、閉環生態等角度具體實施,最終達到“綠色化、數智化、融合化”的可持續發展效果。
楊軍總裁代表潤楊集團,感謝杜教授、勾會長等調研組專家一行提供的寶貴意見和建議。雙方圍繞循環經濟在園區的實踐應用等課題深入交流,對未來合作充滿期待。
調研組一行與楊軍總裁等集團和南山漫谷負責人進行座談交流
科技賦能,見證錦繡園區的生態智慧;產業引領,感受漫谷平臺的創新活力。調研組一行連續兩日深入潤楊旗下不同領域產業園區調研考察,對園區的創新理念、產業布局及生態構建表現出濃厚興趣,恰是對潤楊及各園區平臺戰略價值的無聲認證。
綠色機遇,時不我待。
歐盟最新推出的碳關稅政策規定,自2026年起,進口紡織品必須含有至少45%的再生纖維成分,較目前的30%標準大幅提升!歐盟新規猶如懸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中國時尚產業即將深陷“出海”窘境。
當全球產業競爭進入規則制定階段,潤楊旗下各園區以科技為槳、以生態為帆,正在為中國企業開辟一條既契合國際標準又彰顯東方智慧的出海通途,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循環經濟傳奇。綠色浪潮已至,唯先見者領航——這恰是潤楊園區致力于賦能中國制造的深厚底氣和美好愿景。
· The end ·
如需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
圖文均為原創,版權歸倉頡通文化所有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潤楊集團#錦繡科學園#南山漫谷#可持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