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
佛山市順德區通報一起
境外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本地疫情
截至通報發布
順德全區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78例
主要集中在樂從鎮、北滘鎮、陳村鎮
均為輕癥病例
基孔肯雅熱是什么?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靠伊蚊(就是身上有黑白花紋的“花蚊子”)叮咬傳播。
圖/廣東疾控
目前在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等110多個國家已發現基孔肯雅病毒,如今該病借助氣候變化與跨國旅行快速擴張版圖,我國口岸也持續面臨輸入風險。
感染了基孔肯雅熱有什么癥狀?
1、高燒急襲
患者體溫可迅速飆升至39℃甚至40℃以上,體溫持續高燒不退,就像身體里有個“小火爐”熊熊燃燒。
2、劇痛纏身
關節和脊椎出現疼痛、關節腫脹,可伴有全身性肌痛,渾身疼得就像被人使了“酷刑”,特別是手腳的小關節,疼到讓人走路都打顫,要知道“基孔肯雅”的含義就是“屈曲如被折斷”,描繪了患者因劇痛而彎腰的姿態。
3、皮疹顯現
高燒數天后,過半患者軀干、四肢的伸展側、手掌和足底出現皮疹,部分患者伴有瘙癢感。
感染基孔肯雅熱
大多數患者能完全康復
但關節疼痛可能遷延數月甚至數年
影響生活質量
嬰幼兒、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
(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感染后風險更高
可能出現嚴重并發癥
需特別關注預防
如何預防基孔肯雅熱?
記住“2+3”原則
“2個”注意事項
近期計劃出境游人員:
出行前根據自身需要進行出境前健康體檢,及時查看旅游部門、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的旅游提醒,提前了解目的地傳染病的流行情況,學習相關預防知識,做好防蚊、滅蚊的防護準備。
歸國和即將回國人員:
基孔肯雅熱潛伏期為1~12天,歸國人員在入境后12天內需主動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及時到醫院就診并主動告知醫生近12天境外旅居史。
入境前若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主動進行健康申報并告知海關檢疫工作人員近期旅行史及在當地有無蚊蟲叮咬史,配合進行相應的檢查和隔離治療。
“3個”預防妙招
目前沒有針對基孔肯雅熱的特效抗病毒藥物,也無疫苗可預防,所以防蚊滅蚊、避免叮咬是防護的關鍵。
清積水滅蚊蟲
蚊子幼蟲主要孳生在水培植物瓶、壇、罐、樹洞、竹洞等小型積水容器中,消除蚊蟲孳生地首要任務是“清積水”,從根源上“滅蚊蟲”。
建議定時“翻盆倒罐”清理積水,水生植物定期換水洗瓶(每星期至少1次),勿讓花盆底盤留有積水。
謹記防蚊要點
臥室紗門、紗窗、蚊帳必須裝;
蚊香、滅蚊拍、防蚊燈適時備;
房間滅蚊殺蟲、衛生死角要處理;
出門長衣長褲、驅蚊手環不可少;
戶外樹陰、草叢、涼亭等地方少逗留。
有癥狀需就醫
目前,沒有有效的疫苗和特效藥物可以預防和治療基孔肯雅熱,主要是對癥處理,出現疑似癥狀及時就醫。
來源:健康順德、南方+、廣東疾控
東莞好生活—就在我們身邊!
這里發布一切與東莞有關的事情!
秉承:“最新、最快、還不一樣!”的理念
打造東莞有影響力新媒體一流品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