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一年后,與輝同行終于“開小號”了。就在7月初,與輝同行方面開通新的抖音賬號“蘭知春序”,上線一周便吸粉150萬,截至目前其粉絲量已超過160萬。
在談及蘭知春序的具體定位時董宇輝表示,“想做一些和與輝同行不一樣的事情,我們在有條件的時候,會做一些關于文化和旅游上的具體的事情。不忙的時候也可以讓他們賣一些其他東西,只要把那個賬號的員工養活就可以”。
目前,該賬號已推出《主創請開麥》、《游知萬物》等節目。其中《主創請開麥》是一檔電影訪談節目,聚焦中國電影120周年這一主題。在該節目的首期內容中,雖然并未主動講解商品、進行帶貨,只是在小黃車上架了相關商品的鏈接,但蘭知春序仍一度和與輝同行共同登上抖音帶貨總榜的前兩名。
眾所周知,主播和MCN打造賬號矩陣并不新鮮,而且在自己成為老板一年多后,即使是頂流的董宇輝,也面臨著俞敏洪當初一樣的流量焦慮。
不久前,與輝同行賬號的粉絲量正式突破3000萬。但在這份成績背后,也有難以忽略的壞消息。例如據達多多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今年6月與輝同行自今年以來首次跌出抖音帶貨月榜榜首的位置、排名第五,而且在今年上半年,與輝同行直播間的日均觀看人次為1504萬、較2024年同期的2750萬大幅下降45%。
更深層次的變化,則來自于平臺生態。如果說以往平臺只是不希望“一哥一姐”的位置長期被一人占據,那么在達播模式弊端漸顯的當下,他們似乎已經沒有動力再扶持超頭主播。此前就曾有消息源透露,抖音電商今年的策略之一,便是繼續加大對頭部主播的規范管理,同時在流量上給予店播和中小達人更多扶持。此外,相關消息源還進一步表示,“抖音電商不希望流量集中在頭達上”。
隨著直播電商賽道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頭部主播與MCN機構的光環卻日漸式微,與輝同行此舉顯然是想充分借助董宇輝如今的號召力。而為了觸達更多人群,曾經拒絕網紅這一標簽的董宇輝,近年來卻越來越頻繁地在綜藝節目中現身。
但需要注意的是,與其他主播和MCN從商品品類入手打造、賬號矩陣不同,以知識帶貨著稱的與輝同行即使是“開小號”,也選擇了從內容著手。其實這不難理解,雖然知識帶貨模式仍未能擺脫外界的質疑,但至少在當下仍是與輝同行最核心、同時也最具差異性的優勢。
當然,從董宇輝的表態來看,雖然蘭知春序也會帶貨,但更重要的任務似乎在于內容產出。這似乎也就意味著相比于作為一個小號來帶貨,蘭知春序更重要的任務是充當與輝同行的流量供給。畢竟相比于直播間帶貨的繁雜知識輸出,垂類賬號的影響力持續時間更長、溢出效應更強,也能進一步鞏固董宇輝和與輝同行在影視、文旅領域的影響力。
其實此前董宇輝也曾透露,因為所發布內容質量不高、多是“隨手拍”類內容,其個人賬號被定位為“低質量賬號”,最終導致掉粉。由此可見,即使是董宇輝,如果不能產出好內容,抖音也不會“慣著”。換而言之,與輝同行想要流量就得用作品說話。然而與輝同行雖然擅長知識帶貨,定位卻是帶貨賬號,如果將重心放在內容上難免會顧此失彼。
更進一步來說,將重點放在內容二字的蘭知春序,或許也承擔著為與輝同行開辟帶貨之外的更多商業化方向的使命。事實上,此前輝同行已相繼成立多家關聯公司,并將業務布局從直播帶貨拓展到文旅項目開發等領域。
只是如此一來,極有可能就會對董宇輝、與輝同行的“知識儲備”帶來更多挑戰。就當下而言,與輝同行方面的應對方式似乎是“人海戰術”。據了解,與不斷增加的“小號”一樣,與輝同行的主播團隊也在不斷擴展,而且傳熙、盼盼、鵬鵬等主播在個人IP的打造上已經初見成效。其中,鵬鵬與董宇輝一樣,擅長將文化內容與產品結合,賬號粉絲量已達87萬。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董宇輝也會像俞敏洪一樣面臨“去輝化”的難題。但在擔心旗下主播成長到不受控的階段之前,與輝同行要先解決已經迫在眉睫的流量焦慮。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