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子們,最近這天氣,簡直是“出門五分鐘,流汗兩小時”的節奏!全國多地都開啟了“桑拿天”模式,高溫預警一個接一個。
河南鄭州,白天最高氣溫飆到44℃,晚上最低也有30℃,多地地表溫度甚至超過了70℃!
網上流傳一條視頻,運輸中的雞蛋熱成了小雞,可見這天氣有多“兇猛”!
高溫天氣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不適,對咱們的愛車,尤其是輪胎,更是個嚴峻的“烤”驗!
高溫天氣,輪胎為啥容易“發脾氣”?
想象一下,這么高的溫度,路面溫度能有多高?別說是人,就連輪胎也“熱得冒煙”!
胎壓升高:高溫讓輪胎內部的空氣膨脹,胎壓隨之升高。
摩擦生熱:車輛高速行駛時,輪胎與滾燙的路面不斷摩擦,產生更多熱量。
雙重“加熱”:胎壓升高 + 摩擦生熱,輪胎內部溫度和壓力急劇上升。
這就像給輪胎上了一道“緊箍咒”,當壓力超過輪胎能承受的極限時,后果就是——爆胎!
爆胎有多危險?一個真實案例告訴你!
前不久,安徽蕪合高速上就發生了一起因爆胎引發的事故。6月17日,駕駛人張某正駕車行駛,突然左后方輪胎“砰”地一聲爆了!車輛瞬間失控,旋轉了好幾圈,最后撞上了護欄。雖然張某系了安全帶,人沒受傷,但車子損毀嚴重。交警認定,張某負全責。
這起事故,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高溫天氣下,爆胎風險確實大大增加!
炎炎夏日,如何給輪胎“降溫”,預防爆胎?
別擔心,輪胎報給大家整理了這些知識點,請務必牢記!
預防爆胎,這樣做:
開車別超速:長時間高速行駛,輪胎摩擦生熱多,更容易“熱”到爆胎。
切勿超載:重量大了,輪胎壓力也大,更容易“扛不住”。
保持合理胎壓:胎壓過高或過低都不行。過高易被路障刺破,過低則輪胎變形,摩擦增大,都易爆胎。記得定期檢查,保持在廠家推薦范圍內。
定期更換輪胎:輪胎也有“使用壽命”。磨損到標記、側面有嚴重裂紋或鼓包,都要及時換新胎。
定期清理輪胎:輪胎花紋里的小石子、玻璃碎片等異物,要及時清理,別讓它們成為“爆胎導火索”。
如果不幸爆胎了,怎么辦?
別慌!記住這幾步:
別急剎!別猛打方向!爆胎瞬間,緊握方向盤,盡量保持直線行駛。
點剎減速:緩慢松開油門,輕踩剎車,降低車速。
安全停車:車輛減速后,盡快靠邊停車,遠離行車道。
警示撤離:打開雙閃燈,在車后方150米處放置三角警示牌(高速公路上要更遠),車上人員迅速撤離到護欄外等安全地帶。
報警求助:第一時間報警或聯系救援。
【重要提醒】潑水降溫?大錯特錯!
最近網上有人建議用冷水給滾燙的輪胎降溫,說是能防止爆胎。千萬別這么做!這不僅沒用,反而更危險!
潑水降溫的危害:
加速老化龜裂:高溫下的橡膠遇冷水急速收縮,反復這樣會加速輪胎老化,甚至產生裂紋。
破壞結構穩定:輪胎內部結構在熱脹冷縮下可能失衡,長期如此易變形或損壞。
增加安全隱患:老化、受損的輪胎,抓地力、抗爆性都會下降,高速行駛風險更大!
2017年京港澳高速上,就有司機因為給高溫輪胎潑冷水,導致輪胎爆炸,自己被炸傷。這樣的教訓,我們一定要吸取!
高溫天氣下,輪胎的正確“養護”姿勢:
定期檢查:檢查胎壓、花紋深度、有無損傷。
避免長時間高速:高溫時段盡量減少長途高速,適當休息讓輪胎“喘口氣”。
陰涼處停車:長時間停放,選陰涼處或用遮陽罩,減少陽光直射。
輪胎換位:定期換位,讓輪胎磨損更均勻。
使用保養產品:適當使用輪胎保護劑,延緩老化。
輪胎5怕3不怕,幫你辟謠!
怕熱不怕放:輪胎不怕放,但高溫會加速老化。存儲要陰涼干燥。
怕冷水不怕水:濕滑路面不怕,但高溫輪胎猛澆冷水,危險!
怕坑洼不怕泥:泥濘路好過,但坑洼、井蓋、馬路牙子最傷胎。
怕異物卡不怕清理:花紋里的小石子是隱患,勤清理才能保平安。
再次提醒各位車主:高溫天氣,輪胎安全不容忽視!
出行前認真檢查車況,勤保養。別圖一時涼快,用冷水給輪胎降溫,那可是“弄巧成拙”的大忌!
把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和家人吧,讓更多人了解高溫天氣下的輪胎安全知識,一起平安出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