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放暑假,我們一班二升三的小學生家長就開始頭痛了:假期里該帶著孩子復習數學二年級的重難點(估算、混合運算應用題、帶余數除法),還是帶著孩子預習三年級的數學課本呢?
閨蜜小敏家給孩子買了本老版人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材,準備預習為主。
我和閨蜜的對話
我家雙胞胎弟弟期末錯了2道估算的題目,我請教了下數學老師兩個問題:
①估算適合怎么教孩子、會不會影響接下來學習;
②3年級新教材會不會加難很多、需不需要提前預習。
我與孩子數學老師對話
直到看到25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書,我倒吸了一口涼氣:
①立體幾何和分數已經開始涉及到;
②萬位數的加減法沒學過、新教材上卻有;
③二年級下冊學過的幾個章節好像又要學、但好像又難得多。
二年級下期的期末考,雖然雙胞胎哥哥數學考了100分,但是弟弟只有93分,感覺接下來的三年級,他學起來也可能會困難。
《數學》人教版25年版3年級上冊教材內容
“不是孩子笨,是教材變得太快!”我跟小敏分享新版教材內容后,小敏直嘆氣。
老版知識點零散,新課標卻要求“空間思維、建模能力、跨學科應用”環環相扣。
斷層之下,多少孩子一夜淪為“差生”?
01:尖子生與普通生的差距,就藏在這套“思維基建”里
為什么你家孩子越學越吃力?新課標早已給出答案:
第一, 專注力被“碎片知識”拖垮。
。傳統教輔知識點孤立堆砌,孩子背了公式卻不懂何時用。單元考還行,期末綜合卷直接崩盤。
第二,理解力困在“平面學習”里。
新版數學強調立體轉化。如“觀察物體”這一單元,舊教材的重點是從不同角度(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立體圖形。題型基本是“判斷是從哪個方向觀察到的”,或者“哪一幅圖是從正面看到的”。舊教材的內容偏向“靜態識別”。
新教材引入了立體圖形的展開與拼搭,涉及到了空間方位、視角轉換、圖形組合拆解等多方面的內容。
三年級上新教材
三年級上冊的觀察物體單元,通過動手操作來探究長方體的六個面
語文則要求對多段文本內容進行分析,找到這些內容的共通性與不同點。
英語新版教材更加注重情境交際方面的內容,比如這頁外研版三年級上冊《英語》25年版2單元課本內容:2人一組,談談你的鋼筆。
《英語》外研版三年級上冊25年版教材內容
“死記硬背”已經徹底失靈了!
第三,方法缺失導致“假努力”。
熬夜刷題卻總在同類題栽跟頭?缺少系統性錯因歸類和思維導引,汗水全流進了沙漠。
比如弟弟做不好的估算后相加的題,我帶著刷了類似題,期末考之前也帶著復習了錯題,但是考試時同類題還是不會做,還是錯。
一個知識點完全沒弄懂,卻還在加深學,實際是假努力。
02:尖子生憑什么高效突圍?秘密藏在“三大能力基建”
團結出版社這套《小學尖子生手寫筆記》直擊新課標內核,用8冊筆記搭建9大知識模塊+3大能力體系,把學霸的“思維基因”移植給普通孩子。
第一, 結構化思維:數學不再“東拼西湊”。
當小敏家孩子對著“長方體展開圖”發懵時,筆記用彩色立體拆解圖+箭頭動態標注棱長關系,空間感瞬間立體化!
更用跨單元知識導圖串聯起“周長→面積→體積”邏輯鏈,青黃不接?不存在的!
第二,深度理解力:語文英語告別“表面功夫”。
語文閱讀題總答偏?
手把手教娃找“關鍵詞”;
記敘文六要素、4種表現手法、人物分析、情節理解,一步步帶著做;
文言文閱讀,也給找好了常用的10篇經典篇目,4篇真題訓練。
英語語法混淆?
情景短文、拼讀游戲、詞匯速記、難點解析,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小學英語的難點“一般現在時”、“一般將來時”等時態運用,都能不在話下了!
第三,精準遷移力:從“一道題”殺穿“一類題”。
經典例題旁不只有詳細解析,還有“紅貓秘籍”紅筆警示:該類題型需要注意的重點和難點。
孩子在母題學習的基礎上,再“小試身手”做做練習,掃描核對答案。
從“輕松鞏固”到“多元挑戰”,直至“高效突破”,小學3-6年級語數英層層突破、步步提升。
全套書都是尖子生考場手寫體:滿頁熒光標記、思維涂鴉、錯題紅叉——儼然有一位學霸坐在旁邊親自教授:“這道題我當時也錯了,你得這樣想……”
03:二升三的暑假,該抓復習還是預習呢?
三年級一直是小學數學的分水嶺,計算加深、幾何開始啟蒙,新教材更是突出了這些特點。
第一,教學單元從計算走向幾何,跨度加大。
原版三年級上冊是10個單元,新版精簡到了7個單元。
刪去的單元包括:
時分秒——猜測提前到二下
萬以內的加減法——猜測提前到二下
倍的認識——刪除
長方形和正方形——猜測調整至三下
數學廣角“集合”——暫未出現
新增的單元包括:
觀察物體——原二下內容,但教學更深入
混合運算——原二下內容,但教學更深入
線和角——合并原二上和四上內容
實踐板塊“曹沖稱象”——原二下“克和千克”內容
其中,“線與角” 的整合在一起學習,使幾何啟蒙更系統,從點-線-角的邏輯出發,也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
第二,計算更復雜,估算成重點技能。
三年級的計算單元包括:混合運算、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都是孩子計算開始頻繁出錯的內容。
混合運算二年級下冊已學過,但三年級上冊升級為三位數混合運算,運算難度提升了不少。
三年級上新教材
分數內容的學習進度也加快了,對孩子的理解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學習:“幾分之一+幾分之幾+比較大小”。
三年級上新教材
用估算解決問題,新教材繼續強化了這一點。老教材中“用線段圖解決問題”僅僅保留了估算解決問題。
而線段圖則被放入混合運算單元繼續學習。
第三,幾何啟蒙開始了,空間想象力要全面上線。
新教材把“線與角”整合在一起,先學線段、直線、射線,再學角的大小比較。從“點—線—角”的邏輯來學習幾何,更符合正常的認知規律。
面對新教材,二升三的這批學生,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三年級上冊混合運算難度加大、數值提升。
因為教材銜接的變化,“萬以內加減法”這一塊內容,二升三的孩子并沒有系統接觸過。
下面的題目,課上沒教,課下也沒練習過。
暑假重點補一補“萬以內加減法”“復雜加減混合運算”這兩塊內容。
進退位加減法練熟練透,乘除口算練扎實,豎式、簡便算法能靈活運用。
與其預習新教材,不如多問孩子這3句話:
“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你還有別的方法嗎?”
“能給我講講你這個式子為什么這么列嗎?”
平時也多鼓勵孩子通過“觀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主動思考。
畫一畫“去超市購物的路線圖”;
給桌面上的物品“分類統計做成圖表”;
拿尺子量一量家里的家具,估算長短;
用搭配問題玩“餐廳點餐組合”小游戲。
讓孩子意識到,數學就在生活中。
其實課本上的實踐單元難度并不大,但孩子犯錯率高,還是生活中的數學經驗太匱乏了!
3-6年級想系統學習、鞏固下,又不得其法的,可以點擊鎖定前文提到的《小學尖子生手寫筆記(3-6年級》全8冊,為孩子搶跑新課標、新版教材!
真實手寫體,比印刷體更有“學習代入感”。
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教材均可使用,新課標剛需全覆蓋:數學立體建模、尺規作圖,語文閱讀、寫作,英語語法、單詞、真實交際情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