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長沙男子下班劃船回家”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引發眾多網友對“硬核”通勤的討論。視頻中,市民段先生傍晚時分從公司所在的湘江上游出發,一路劃槳,歷時近3小時,最終在夜幕中抵達位于下游江邊的家中。
獨特的通勤方式讓不少網友感到新奇。7月15日,記者就此采訪了當事人段先生,了解硬核通勤背后的故事。
“靈機一動”的獨特體驗
“那天靈機一動,就想試試劃船回家。”說起硬核通勤方式,段先生表示。今年40歲的他,是一名戶外運動愛好者,公司與家恰好都位于江邊,突發奇想就有了下班劃船回家的想法,并當即付諸行動。
“裝備一般都是存放在船包里,隨時準備在后備箱的,所以施行起來也很方便。”段先生說,這是他第一次以劃船作為通勤方式。從準備到抵達,全程耗時近3小時,包括給氣墊船充氣、觀察水流等準備工作,總時長遠比開車耗時更長,“開車只要25分鐘,但劃船回家過程很特別,像一次下班后的戶外體驗”。
一艘氣墊船、一把船槳和一件救生衣就是所有裝備,段先生坦言,“就是十分簡單的日常裝備,使用的就是我自己平時訓練用的氣墊船,充氣后就可以下水,放完氣也方便收納。”
“救生衣是必不可少的,安全肯定要放在第一位。”段先生強調,下水之前要仔細查看當天水的流速、浪高是否處于合理范圍,判斷是否適合劃船。劃行過程中,也得時刻留意,規避岸邊釣魚人的漁線以及過往船只。他表示,自己的劃船技能源于興趣,屬于自學摸索,多年的戶外經驗讓他能應對基本的水流情況。、
可能再次嘗試,新手不要盲目跟風
面對段先生這種獨特的通勤方式,家人表示擔心。不過,段先生本人對劃船充滿熱情,享受著江水中自由馳騁的感覺。
當被問及是否會再次選擇劃船通勤時,段先生直言“可能會”,稱自己是個心血來潮的人,想到什么就想試試。他認為,劃船下班這種獨特的通勤方式與他的生活態度十分契合。“我本身就是一個熱愛體驗生活、探索生活樂趣的人,劃船通勤讓我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找到了另一種與自然親近、享受生活的方式。”段先生表示。
“很多網友留言也想嘗試這樣的通勤方式,沒有一定的經驗,新手不要輕易嘗試,還是有一定危險性的。”段先生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跟風,安全第一。
全媒體記者 田甜 通訊員 甘雪嬌 鐘霈寧
微信改版了
現在刷到我們的推文全憑緣分
拜托大家把三湘都市報“設為星標”
讓我們的緣分更深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