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17日,齊齊哈爾以南的江橋戰場,寒風怒號,硝煙彌漫。黑龍江省軍已在這里咬牙堅守了十三晝夜。戰士們的手指早已被凍裂,卻依然緊緊扣著扳機。遠處日軍陣地閃爍的信號彈,照亮了這無比艱難的時刻。
關東軍司令部里,本莊繁下達了死命令:"24小時內必須拿下齊齊哈爾,別管傷亡多大!"第二師團長多門二郎中將得令后,立刻展開總攻。這個參與過"九一八"事變的王牌師團,就像聞到血腥味兒的惡狼,瘋狂地朝著江橋撲來。
日軍不斷增派兵力,可進攻的主力一直是第二師團。11月15日,多門中將帶著步兵第29、30聯隊趕到,整個師團就此全部投入戰場。長谷部照倍的步兵第三旅團和天野六郎的第十五旅團,就像兩把鋒利的尖刀,再加上騎兵、炮兵聯隊,還有朝鮮軍、偽軍前來增援,總兵力達到了2.2萬人。
17日晚10點,天野六郎指揮部隊沖向新立屯左翼陣地。吳松林部的兩個團,此時能用的兵力還不到一半,可戰士們依然蜷縮在冰冷的凍土戰壕里,頑強抵抗。機槍槍管打得發燙,士兵們就用尿水給它降溫,然后接著射擊。就這么一次次打退了日軍十幾次沖鋒。
到了次日拂曉,日軍的坦克無情地碾過鐵絲網,陣地被一點點割裂。吳松林看著慘烈的戰況,含著淚下令撤退。即便如此,還有不少士兵毅然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
同一時間,長谷部照倍對湯池右翼陣地發起猛攻。程志遠旅的士兵們用刺刀加固工事,在日軍猛烈的炮火下,一直堅守到凌晨2點,才撤往三間房主陣地。
18日清晨,日軍的飛機和炮兵展開了地毯式轟炸。馬占山部的還擊炮火雖然微弱,卻無比堅定。8點,日軍采取中路突破、兩翼包抄的戰術,守軍毫不猶豫地跳出戰壕,與敵人展開肉搏。那白晃晃的刺刀寒光,就像一張死亡之網。午后,日軍又迂回夾擊,還出動了12架飛機和12輛坦克。炮火兇猛,直接把戰壕炸成了一片焦土。馬占山收到"子彈已用盡十分之九"的電報時,雙手緊握,指節都因用力而泛白。
18日18時15分,撤退命令終于下達。大部隊沿著齊昂路轉移,馬占山親自帶著衛隊在后面掩護。日軍追到城郊時,馬占山下令省府遷往克山。19日下午,齊齊哈爾還是淪陷了。馬占山帶著部隊,在風雪中艱難跋涉,前往海倫。
在這場戰斗中,黑龍江省軍以3000人的傷亡,殲滅敵人2000余人。他們雖然孤立無援,但他們用血肉之軀筑起的精神防線,永遠刻在了嫩江的冰層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